东方七日谈|热爱读书,热爱“开眼看世界”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巨云鹏

2021年04月27日08:5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国内国外大事要事不断。在最受关注的新冠肺炎疫情上,印度连续三天新增确诊病例超过30万例,给本已曙光渐显的全球抗疫再次增添了极大不确定性。在长三角,上海车展上,因特斯拉用户维权引发的争议不断发酵,也引出人们对数据安全、法律底线等问题的多方讨论。

世事纷纷,乱云飞渡,在不确定性中仍能保持理性分析的能力,广泛且深入的阅读,显然是路径之一。所以,在各类热点新闻抢占头条的同时,4月23日前后,几乎所有媒体仍给这个“世界读书日”留下一席之地。“读书”一事,在公众心中仍有不小分量。

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本,高于2019年的4.6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9本,高于2019年的2.84本。而在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上,2020年,有43.4%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这比2019年的36.7%上升了6.7个百分点。这样看来,阅读不仅魅力仍在,且尚有回暖的势头。

或许这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有关,在一度举国上下居家抗疫的2020年,阅读成了许多人漫长等待中的一种休憩、缓冲及精神进补的良方。

不过,之所以说读书是“天下第一好事”,不仅在它的“大隐”功用,还在其贮存着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给一代又一代人以启发和希望。在工具性的一面,“书山有路”“学海无涯”,阅读在升学升职中功劳不小;更重要的,书也代表着求知欲与好奇心,人们在书籍中获取知识和智慧,不仅能“经世致用”,也在开拓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甚至改造世界的视角,至少可以丰富自己有限生命之内的人生体验。

《解放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世界读书日

随着人类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书籍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大,尤其在移动互联网,吸引眼球、收割时间的内容层出不穷,书籍的“阵地”仿佛不得不黯然缩水。其实,从书籍的实质性功用看,不妨把“云端”诸般也看做形态各异的“书”,只要能传递知识、启发思想,哪怕是自娱自乐,那么,无论微博、视频还是VR、AR,都不必视为异端。当然,沉下心来,给非碎片化阅读留一席之地,是更上层楼的精神享受。毕竟,细细咀嚼人类文明最精华的成果,需要积累,也需要心境。

这一周,因为《人民日报》的一篇短评,上海的市民艺术夜校再次受到全国关注。2021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春季班共推出46门课程,包括汉服舞体验班、尤克里里体验班、咖啡美学课程等,1200个名额不到5分钟就被“一抢而空”。这或是上海市民热爱生活、追求新知的直观写照。

事实上,在以“开放、创新、包容”著称的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的“热闹”只是城市精神的一个断面。早晚高峰地铁上,常见埋头外语、凝神听书或是刷题备考的乘客,车轮滚滚的喧嚣之中,醉心学习的场景令人动容。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离不开这种求新知、求智慧的自我要求。

特别是在上海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书籍与知识一直居于要位。最远追溯至1868年,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设立于沪,近代著名科学家李善兰、徐寿等于馆内翻译西方书籍,先后共翻译各类著作159种、1075卷,一大批科学技术类著作以中文的形态呈现在国人面前,为引进和传播现代科学技术作出了不朽贡献。众所周知,《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译本,也是在上海出版的。

这种对世界上所有先进知识的吸收与运用,一直保持到了今天。是从这个维度上看,学习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喜爱读书,意味着保持“开眼看世界”的冲动。

在当下轰轰烈烈开展的党史教育学习中,读书也有了非一般的意义。学党史,方知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党员干部的学习中,学以致用,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是题中之义,学与用的相互交织里,才能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开展工作的过硬本领,转化为惠民利民的实绩实效。

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过去了,但每一天都是读书的好日子。愿我们永葆读书的冲动,无论何种方式、何种形态,学习新知、凝结智慧,与万物为友,始终对世界充满好奇。

(责编:陈晨、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