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人们该如何提升健康素养,以更好地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近日,国内首个《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公众健康生活方式现状研究报告》正式出炉。
该报告由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历时大半年,采用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方法,累计调研来自国内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700多名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本研究立足于疫情常态化阶段公众的行为方式变化及与暴露内环境的关联性,从而为疫情常态化阶段公众健康促进提供新的依据。该报告研究最大限度复盘了疫情发生以来对人们生活的改变,而且为增强个人健康素养、更好应对提供了参考建议。近日,该报告已由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正式发布。
《报告》主要牵头者、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促进与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傅华介绍,本次调查研究设计基于经典的健康行为生态学模型(ecological models of health behavior),基于行为-心理-环境的健康生态学模型采用一系列指标,通过横断面调查和回顾调查量化描述疫情期间和疫情常态化阶段公众的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状况,重点分析公众健康相关生活方式的转变,并对生活环境的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估,为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公众身心健康促进提供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报告》指出,受疫情限制,公众尽可能减少外出,带来了运动量减少,身体活动不足等问题。这对公众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并且,疫情常态化阶段的吸烟饮酒行为的增加,这将不利于公众的躯体和心理健康水平。吸烟对个人健康水平影响已经得到大量研究证实,国内的控烟工作需要进一步开展。同时,《报告》也显示,疫情常态化阶段,果蔬摄入等有益健康的指标也成上升趋势。傅华认为,这说明了公众在膳食营养方面的健康素养正在不断提升。在心理健康方面,《报告》也给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结果和应对建议。疫情引起的应激反应与对紧急处置管控方式的抵触心理等因素交织,导致对公众心理健康存在持续的不利影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华表示,疫情常态化阶段,公众心理状态的恢复和重建是公共健康促进的重要任务,对于重点群体,社会和卫生部门应给予足够重视,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降低公众不良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报告》还提示了不良的住宅环境和车内环境对个体躯体和心理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表示车内和住宅内环境存在不舒适,引发过敏症状等的问题。疫情期间,私家车是最主要的出行方式,车内不良皮革塑料材质无论是接触还是因为其释放的不良污染物都会导致乘车人出现不适的症状,对于婴幼儿或孕产妇等敏感个体可能更为不利;座椅头枕不合理的设计亦会影响到乘坐者的舒适感,长时间可能会影响脊柱关节的生理弯曲度而影响骨关节健康。 作为《报告》的支持方,沃尔沃汽车在车内环境方面提供了专业的参考资料。这些内容与《报告》中车内环境的体感、嗅感、触感、视感、听感五个维度的相关研究结果相互印证,为公众健康出行带来了重要参考价值。
针对疫情常态化下公众的健康状况,《报告》还提出了“复原力”概念模型,用以分析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报告》提示了复原力在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复原力可以直接促进个体的躯体心理健康的水平;复原力还可以作为中介变量能够调节住宅和车内的生活内环境,促进公众增加有益的健康行为从而提升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