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这个80后博士是全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之一!

2021年04月17日20:41  
 

宝山,百年教育之底蕴深厚。胡适、朱自清、郁达夫、陶行知等众多教育家、学者曾在这里办学、讲课,为宝山留下了珍贵的教育思想和文化财富。如今,在宝山这块沃土上,同样涌现出一批批德业兼修、卓越超群的教育人,行知中学教师闫白洋就是其中之一。

特级教师:闫白洋

博士,上海市特级教师

现任上海市行知中学教科室主任、生物学科教师。国家教育部“2017年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中生物》新版教材核心编者、上海版《高中生物》新版教材教参编者、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答辩委员会专家成员。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学员、上海市第五期生命科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学员。2015年宝山区教育局 “十佳青年 ”提名,2016~2019年、2020~2023年宝山区人民政府第八批“青年尖子”,2016~2019年宝山区高中生物学科基地主持人,2017~2020年宝山区中学生物研究团队领衔人,2018年宝山区教育局优秀党员示范岗。

2004年,在鸟叫蝉鸣的华东师范大学校园里,研究生新丁报道的队伍中杵着个郁闷的年轻人,他就是闫白洋。那时的他对教育怀有一颗“抗拒”的心,始料未及的是只因这一次结缘,将开启他另一种人生。

做教师,也很有意思

闫白洋的郁闷有着一堆理由——

高考发挥失常,进了一个不喜欢的本科学校和专业……

好不容易考研成功,却因几分之差与最向往的研究领域失之交臂……

……

种种不顺,不得已,选择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方向。

这个原本不喜欢的专业方向就是生物课程与教学论,未来通向教师岗位。

“我喜欢搞研究,本科当年第一志愿是数学,结果因为生物学科成绩拖了后腿。考研的第一目标是分子生物学,最终因为未达分数线,就往生物教师发展了。应了那句‘怕什么来什么。’”

搞教育就得接触学生,闫白洋的转变也是从接触孩子们开始的。

读研期间,学校有一个实践项目,是去上海动物园给小学生做生物知识讲解,带领学生开展情境活动。短短三天,他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回到家脑海中不断闪现那一双双求知若渴扑闪的大眼睛、一颗颗有着奇思妙想的小脑袋,闫白洋忽然觉得“嘿!这教育挺有意思!”原来,教育教学并不只是在教室里边写黑板边讲解,教室的空间可以很开阔,教学的内容也可以非常丰富。

感受到了教育天地的广阔,闫白洋再也不是那个郁闷的年轻人了。2007年,他入职行知中学担任生物教师,并开始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他很快发现,虽然是学生课题研究,但是其难度一点不低,有些内容连自己这个研究生指导起来都很吃力。于是在2009年,为进一步提升生物学专业能力,他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在职博士。

回想起求学和职业经历的一系列阴差阳错,闫白洋笑笑说:“做教师其实挺有意思的。”

教书研究两不误

说到做教师挺有意思,是因为不仅可以教书育人,也可以兼顾自己喜爱的研究。

2015年,闫白洋参加教育部教材局“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测评工作,是全国最早研究核心素养的一线教师。此时,他已经逐渐将教育评价与测评作为自己教育专业发展的方向。

方向确立,接下来的发展可以说“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多年参加上海市高中生物学科重要考试的命题和审题工作;参加了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和美国ETS的“K-12科学测评研究项目”,为核心素养进阶测评奠定了理论依据;申请立项了区级重点课题“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靶向情境的教学与测评一致性研究”,详细阐述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核心素养进阶测评路径,可操作性强;已经发表论文多达45篇,参与国家级课题和市级课题4项,是2018届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答辩委员会专家成员……

一边是课堂里学生喜爱的老师,一边是专业领域拥有发言权的专家,天生爱研究的闫白洋,教育之路已然越走越宽。

青年教师进步“三要”

取得了这么一大串研究成果与认可,旁人会以为闫白洋大概是一位“中年名师”。事实是,他仅仅是一名年龄还挂三的“80后”。

作为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除了爱钻研的性格,闫白洋给自己,也给很多青年教师作了一番总结:

要更新理念。理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师的首要理念,就是得以学生的实践为核心。这一点,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永不过时。

要甘于奉献。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优越,会对青年教师的内驱力有一定消磨作用,但是教师这个职业,行动是第一位的。做的有多深入,旁人会看在眼里,机遇也会等在那里。自身若没有积少成多,别人如何看到你的能力厚度?

要学会反思。实现量变到质变,首先要有量。因此,反思和再学习是一名青年教师成长的必备环节,工作中要突破瓶颈,解决问题,多数时候必须依靠自己总结反思,并从他人的成果中汲取营养。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有心”的闫白洋,未来留给他的教育空间不可限量。

(来源:上海宝山)

(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