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孩子们快乐跑起来”不是一道难题
李华民和铠甲跑团的孩子们。李华民供图
北京奥森北园东门内小广场,每周二、周五放学后及周日早上7点,总有一群孩子在家长陪同下专程来找“李师傅”,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五六十人,有家长甚至驱车数十公里带孩子前来,只为“让孩子跑起来”。
这是一个面向6-12岁孩子的跑团,发起人李华民和妻子王惠是资深马拉松跑者,更是想让跑步惠及女儿的家长。但让孩子心甘情愿地跑步并非易事,甚至很多家长自身都有学生时代留下的“长跑阴影”,“怎么让孩子不再重蹈覆辙,既要大胆跑、放心跑,又要开心跑、喜欢跑?”成了一群成年人自寻的“小烦恼”。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时便提出“让孩子们跑起来”。他尤其强调了正确的运动观念:“一方面,要让孩子们跑起来。另一方面,体育锻炼要讲究科学,做好保护和准备工作,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跑团家长的“小烦恼”实则是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的“大课题”。
从家长“要求”孩子到孩子带动家长
“不是来上课,而是放学后给孩子增加一个和同龄人玩的时间。”李华民和家长沟通时会强调这一点,“我们不是跑步专项或田径项目的培训机构,跑团的核心目标是锻炼身体磨练意志,帮小朋友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因此,不会刻意追求竞速或距离极限,而是强调在合理强度下的不懈坚持,同时注重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的社交需求。”
这是经验,也是这个孩子跑团得以成型的原因。
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孩子在家上网课,体育课活动量不足,为帮孩子加强锻炼,李华民夫妻俩便坚持带女儿到奥森公园跑步。尽管,父母都是资深跑马达人,自己也擅长运动,但面对枯燥的跑步,女儿动力并不足。“六一”儿童节时,李华民决定送给孩子一份特殊的“礼物”,他邀请女儿的同学来一起跑步,几个小伙伴在一起你追我赶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个3公里长跑。“玩”的氛围悄然抵消了跑步的疲累,在家长和孩子的共同要求下,这项跑步活动竟然坚持了下来。
王惠把每次活动的过程用视频记录下来,再制作成短视频分享到网络平台。熟悉的朋友开始带着孩子加入进来,然后,是朋友的朋友,“每次活动都会增加不少陌生面孔。”李华民原以为,学校正常开学后,跑团会自然解散,但开学后慕名而来的家长和孩子却骤然增加,“经过一个长假,很多孩子都胖了,跑团的孩子却更加精神,家长一打听就跟过来了。”他记得,人多的时候,跑团的孩子有百余名,每次跑步,孩子分成两列,部分家长跟在队伍后面“收容”,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常引起旁人围观拍照。
跑团里,不喜欢运动的家长不在少数,但孩子的变化就是他们最大的动力。一开始,孩子都是被家长逼着跑的,跟不上、想放弃、眼泪啪嗒啪嗒掉,家长心里也忐忑,“四五公里,听起来就很吓人”。孩子没概念,竟哭着跑完全程,家长不放心,怕孩子跑丢,跟在一边保护孩子也挑战自我,一位爸爸坦言:“那么大岁数了,我最近才第一次跑了5公里,当时落下孩子1公里多,慢了他们10多分钟。”
9岁的乐乐变化最大,刚来时,二年级的他体重接近90斤,“跑了不到500米,就跟不上了。”乐乐父亲全程陪着儿子,走走停停,坚持“跑”到终点时,其他孩子冲上去为乐乐加油欢呼。此后,尽管嘴上依然排斥,但跑步已经成了乐乐每周3次的坚持,“只要不出差,我一定会陪他来跑步。”乐乐父亲工作忙,在他看来,每次四五公里“并肩作战”已经成了父子俩增进亲子关系的重要机会,“陪他聊天,鼓励他,最终完成一件他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现在,乐乐虽然在跑团里仍会压轴儿,但他在学校运动会上已经能取得领先了。
跑团人数迅速扩张,让李华民欣喜的同时,也产生担忧,安全隐患怎么消除、自身专业能力如何提高、怎么进行运动科普……跑团事务渐渐侵占了他的生活。为了维持,跑团进入收费运营阶段,安全性和专业性都得到了保证。但部分家长对于付费跑步却开始持观望态度。李华民想起第50次活动时,跑团更名为“铠甲跑团”,“就是希望孩子能在跑步中学到力量、坚强,能用自信为自己铸造一个铠甲。”但这一专为孩子搭建的跑团却先到了需要寻求保护的时候,他期待有更多品牌、专业团队或像他一样的跑者参与进来,为“让孩子快乐跑起来”打造出环境的铠甲。
一道需要家校及社会合力解的题
“跑步还用学?”已完成130余场马拉松的“百马大叔”田同生在12年间带动不少人站上跑道,大家最初反应一致,“长期对体育重视不足,使得很多人没养成为体育埋单的习惯,更何况跑步这样看似门槛不高的运动。消除对跑步的刻板印象得从孩子做起。”
自身经历和多年对跑步的研究,田同生在跑步推广上已多有撰著,同样是去年疫情期间带着女儿跑步的经历,让他更加意识到“让孩子们跑起来”光靠重视不够,还需要方法论,从理论到实际,从训练到比赛,从“为什么跑?”,到“怎么跑?”“在哪里跑?”
田同生的小女儿12岁,在他的带动下已完成10公里跑。在他看来,通过“场景”“行动”“奖赏”三步可以形成一个培养孩子习惯的闭环。“设立场景,除了以身作则,还包括给她选择专业跑鞋、装备等。”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自己每次出国参赛都会领一件小号的T恤送给女儿,“有一次穿了波士顿马拉松的长袖衫,周围的人议论说这小孩的家长一定跑过波马,她听了之后,很有成就感,对跑步自然有了好感。”其次,付诸行动,包括热身跑、加速跑、拉伸、补充蛋白质全过程,“跑5公里,前面3公里是个坎儿,要按照自如说话的速度跑,绝对不能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后面可以加速跑。”每次跑完,他都会带着孩子拉伸,补充蛋白质,“从小建立科学的健身习惯”。最后,当孩子完成了单次规定的训练或累计完成每月跑量等各类目标,应予以奖励,“孩子比成年人更需要奖励”。
但在他看来,这只是带动个别孩子跑起来的办法,想让孩子们都跑起来,“局长、校长、老师的影响更广泛。需要有领导、有组织、有环境、有技能。”为将理论集结成书,他采访了大量校长和家长,在对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学校和大凉山火窝爱慕小学的探访中他发现,无论条件优渥的民办校园还是大山深处的村小,校长的带动作用至关重要,“两所学校的校长都带头跑步,他们相信,如果自己做不到,即便孩子走上操场,也无法真正养成运动习惯,学生会认为,你们都不跑,只是逼着我们跑。”正是校长对体育的重视和践行,老师也加入进来,学校才自上而下有组织地形成跑步氛围。“
“更重要的是,跑步看上去技术门槛低,其实并不简单,无论是训练还是参赛,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有很多科学知识要掌握。”田同生提及云南省“体育中考100分”的改革,“分数提升,家长更加重视,那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训练?如何进行训练?如何在1000米或800米考试时能够跑出最好成绩呢?这些都需要科学的指导。”但他强调,“必须明白,体育中考仅仅是初中一阵子的事儿,但是掌握了跑步这项运动技能却是一辈子的事。”
“考试杠杆撬动的不仅是全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也应激发中小学老师对体育课堂的创新。”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仁德一小体育老师张世华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目前,很多学校仍有配不足体育教师、开不足体育课的情况,在解决这些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学生体质要提高,关键在校长愿不愿、敢不敢执行,如果每一个体育老师都能认真上好自己的体育课,再有更多铠甲跑团一样关注孩子的社会力量和家长,局面是可以改变的”。
在张世华看来,“上好体育课”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还需要引导孩子科学锻炼、培养体育兴趣,尤其对小学教师而言,“要吃透教材,把兴趣化、游戏化的特点融入课堂,多样性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励学生跑起来。”他曾在课堂上进行紧急情况场景设置,“比如洪水来了,大家应该怎么跑,怎么避险。通过这些训练,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提升了危急时刻的快速反应能力。”此外,旋风跑、彩旗跑等新的形式也已陆续出现在体育课堂上,“有了快乐和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了运动习惯,后期中考100分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此外,跑步不能仅局限于体育课,还需融入大课间或开展晨跑,要为学生创造运动会等展示平台,发挥学生的潜能,“要尽可能打消学生对跑步‘枯燥’的印象,毕竟,跑步对学生而言是门槛最低的一个项目,要能正确引导,可以成为学生爱上体育、建立运动习惯最直接的通道。”(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