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横跨两区动迁项目以“零诉讼、零信访、零裁决”收尾

2021年03月22日16:37  来源:上观
 
原标题:首例横跨两区动迁项目以“零诉讼、零信访、零裁决”收尾

  “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离开了,我要留下这个做纪念。”在签完动迁协议当天,71岁的杨顺龙扔掉用了40多年的八仙桌和其他旧家具,临走前摘下“邹家宅26号”门牌,准备迎接全新的生活。

  邹家宅曾聚集着1500多名外来租户和200多名本地村民,十余年来仍是“城中村”的模样,摆脱不了“脏乱差”的标签。杨顺龙等村民代表通过信访渠道多次反映改善邹家宅居住环境的诉求,市、区政府十分重视,先后对村宅进行“换血”改造,同时谋划全面转型。

  2020年7月,邹家宅的村民终于迎来动迁的消息。短短半年后,邹家宅就完成100%征收协议签约。值得注意的是,动迁项目以“零诉讼、零信访、零裁决”的治理效果圆满收尾。这或许可以成为一份研究社会矛盾化解的样本。

  综合整治但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从吴中路拐入335米长的虹镇路,走到尽头就到了蒲汇塘,景观步道在此戛然而止,望向东侧就是邹家宅。

  走进村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农舍,因为出租被分隔得七零八碎;歪歪扭扭的弄堂两侧全是钢板、砖头搭建的棚户简屋。20万伏高压电线交叠成的密网横亘头顶,但入夜,租户家中电压却不够,私拉的电线滋滋作响,村民只能从村头老虎灶挑热水。洗漱完毕,就枕在液化气钢瓶支撑的床板上入眠。495个液化气钢瓶散落在砖木结构的棚户简屋内,没有充分的消防通道和设施。还有无证小作坊、私建化粪池,隐匿的卫生死角很多。

  可在蒲汇塘对岸的漕河泾开发区,林立的写字楼灯火通明。看到一个个商品房小区拔地而起,村民们多次通过信访表达旧改意愿。由于行政规划调整的历史原因,邹家宅形成闵行地、徐汇人的复杂境况,动迁难度远胜一般地块,是个“硬骨头”,信访矛盾突出。

  “一到雨季,居委会干部立马准备拉泵抽水。”2016年来到徐汇区虹梅街道的陈近清回忆,周边先后修建改造的河道、公路、楼房地势高,邹家宅成了一块洼地。尽管每年都在疏通下水道,但积水问题仍没有改善。

  2017年夏天,邹家宅的安全隐患得到关注,徐汇区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综合整治,增加了微型消防站、健身设施、公共洗衣房、充电桩……老虎灶也改成了锅炉房。“但综合整治毕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陈近清说。

  是“老娘舅”也是法律顾问

  动迁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闵行区如何迁走徐汇区的人?在市信访办牵头协调下,闵行区与徐汇区建立联合工作组,定下建设与管理分工。市规资局、市高院、市司法局被召集在一起,分析闵行区作为土地征收主体的法律依据、政策依据,确保在法律框架内解决矛盾。

  “户口会变吗?”“要搬去哪里?”动迁伊始,动迁指挥部工作人员面对各种问题。

  2020年7月,梳理产权人口数的“两清”工作启动。44张宅基地使用权证上的30余位使用权人已去世,70岁以上老人有49位,残疾人有19位。多子女家庭的财产继承、老人赡养问题……各种家庭内部的房屋权属纷争暗涌。

  为此,指挥部成立联合信访调解接待室。两区派出信访干部、人民调解员、律师,翻出几十年前的材料,尽量在村民走进调解室前化解矛盾,“谁合适就谁出面解答,不分区域。”徐汇区信访办副主任凌文芳说。信访调解室的工作人员既是“老娘舅”,又是“法律顾问”,让乡土社会中的情感链接发挥作用。

  10月,1500多名外来租户面临提前解除租赁合同问题。如何安然退租,需要村民积极配合。已是邹家宅村党支部书记的陈近清等一刻也没停歇,“我们让党员、自管小组成员起表率作用,让村民相信动迁的好形势。”

  流程按“容缺审批”思路

  在闵行区信访部门工作十多年,何孝其头一次面临横跨两区的动迁,一开始他心里嘀咕,“指挥部选址内还有一户未搬离,完成动迁要到什么时候?”出人意料的是,邹家宅地块动迁指挥部5天内正式挂牌。水泥未干透,会议桌前就张贴了一张调解进度表,项目推进速度按天计算。

  为了尽快回应村民关切,在土地征收尚未完成时,闵行区领导三次前往规划资源局,提早敲定方案——原拆原建,再造4栋高层公寓。

  “可垃圾箱房、楼栋朝向、小区出入口怎么设置?”闵行区信访办将百姓关心的问题交给交通委、交警、房管、水务、绿化等十几个部门,及时弥补绘制图纸时的精度空白,让规划跟上动迁速度。在涉及到征收中相关资金管理和使用环节时,闵行区信访办定期召开例会,多部门商定政策、法规依据,保障动迁项目稳步推进。

  “一地两府”背后的另一难点在于两地动迁标准不一致。虹桥镇副镇长何凡说,这需要结合两区现有政策,制定全新的补偿办法。指挥部以十多户村民的家庭情况为例,不断模拟补偿结果,听取意见加以修正,争取到最大公约数。

  “上午讨论操作方案、房型图纸,下午就有了解决方案迅速推进。”何凡说,许多流程按“容缺审批”思路,从串联转换成并联。

  2020年12月12日一早,签约当日刮着冷风。指挥部里,村民喝着姜茶、用着暖宝宝,心里热乎乎的,当天签约率达96.3%。2021年2月9日上午,60多户村民拿到动迁过渡款,距离100%动迁协议签约仅10天。

  上海市信访办主任王剑华说,打通类似邹家宅地块这样的城市发展堵点,需要信访工作发挥联系群众、化解纠纷的优势,建立整合资源、畅通渠道的平台,真正做到“以百姓心为心”,回应他们所思所忧、所盼所求,切实将信访制度优势转换为社会治理效能。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