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出现身心问题比例日增 委员建议提供针对性公益服务

2021年03月08日14:27  来源:上观
 
原标题:“空巢青年”出现身心问题比例日增 委员建议提供针对性公益服务

  随着全球独居人数的增加,“空巢青年”这一群体逐渐引起社会关注。所谓“空巢青年”,主要是指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居住(主体以租房为主)的成年人群体。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在一份提案中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有超过7700万独居状态的“空巢青年”,其中五分之一的人群分布在深圳、北京、广州和上海这些一线城市,“预计2021年,‘空巢青年’的数据会上升到9200万人”。

  胡卫说,空巢独居的生活方式,客观上相对缺乏家庭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支持,孤独感、空虚感、缺乏情感寄托、依赖外卖和虚拟网络等诸多状况也是不争的事实。“‘空巢青年’群体中出现身心问题的人群比例日渐增加,其身心状况不仅对相关个体造成极大困扰,也相对形成一定数量的群体困境。”胡卫认为,持续攀高的“空巢青年”人数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结婚率和生育率。

  在尊重“空巢青年”群体对于独居甚至独身的个体生活方式选择的基础上,胡卫建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半公益形式,通过公益组织、社区服务等模式,为“空巢青年”群体中有需要的人群提供身心健康能力服务和家庭建构实务能力服务。前者包括身体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后者包括婚恋咨询服务、个体和家庭财务管理及风控能力提升服务等。

  针对婚恋难题,胡卫建议,通过社会性的系统专业指导,有效通过“爱的课程”和“家庭实务课程”,推动“空巢青年”群体向“筑巢青年”群体转变,一定程度减少因建构亲密关系能力和建构家庭能力不足而离婚导致“有巢”向“无巢”退返的基数。

  在胡卫看来,社会引导和支持也是推动“空巢青年”群体向“筑巢青年”群体转变的重要方式之一。他建议,可采用社区共筑、社群共筑、志愿者活动共筑等多种方式,推动社交黏合度,在增加社交基础上推动婚恋的成功比例,并通过丰富社区文化文娱文体等各项活动,组织志愿者各项公益服务活动,提高社会参与度,增加现实感,向即使“空巢”但不“空心”的方向努力,为该群体中的独身人群提供身心平衡和健康的广泛基石。

(责编:严远、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