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洋肖像画。
本版画家 张武昌绘
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我们欢度了农历新年。此时,距离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深潜已经过去了约4个月,我和团队也在为筹划“十四五”的新任务而忙碌,但参与“奋斗者”号研制的一幕幕仍不时浮现在我脑海中。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于我是一份无上的光荣。
我记得“奋斗者”号刚立项时,项目总体单位考虑到诸多技术难点,对控制系统定下的指标并不严苛,甚至没有明确要求2020年必须完成载人潜水器向用户交付。但我们清楚知道,“奋斗者”号是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不仅要实现全深海进入,还要成为重要的科考平台。我们必须直面严峻的挑战,迎难而上。万米海底,潜水器要承受相当于数千头大象踩在上面的压力。为保障绝对安全,载人球舱的直径比之前的潜水器小,壁厚增加,内部体积就比前两代载人潜水器缩小了不小。而要满足3个人同时工作,只能压缩控制系统等设备的空间,这使得前两代成熟的工业产品无法拿过来用。
不待扬鞭自奋蹄。面对挑战,我和团队不断自我加压,在设计上精益求精。我们针对全海深载人深潜的应用需求,提炼出控制精准、功能智能、设计安全和小型化的设计目标,从源头开展创新设计和艰苦的科研攻关。在研发进度上,我们从课题起点就拿出冲刺的劲头,确保在2019年底,实现控制系统交付项目总装并开展联调。
研制4年间,我们整个团队为此拼搏奋斗,挑战意志和体力的极限,个中艰苦只有经历者才能体会。紧急时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带病赶进度、家人意外受伤无法照顾……这些都是我们这个团队里真实存在的故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打乱了工作节奏。在去年初的一段时间,因为疫情防控需要,研制工作暂时中断,团队成员都被要求待在家里,是否能在当年如期开展海试成了未知数。我和大家一样在家根本待不住,盼着复工。
防控政策调整后,承担重要研制任务的部分员工被允许进入工作区域。我立刻跑到实验室,加紧分析处理系统联调中的技术问题,希望尽早把剩下的工作做完。然而2020年3月下旬,我突然感到右耳听力急剧下降。到医院检查后,我被告知是劳累过度导致,务必好好休息,否则有听力永远受损的风险。我不由得苦笑,正是最后冲刺的节骨眼上,放下工作好好休息正是我做不到的。于是,我向医生提出,每天早晚两次来打点滴,白天还要回到单位工作。医生终究没有拗过我。所幸,我终于挺了过来,不但顺利组织完成了系统联调,听力也逐渐恢复了。
载人潜水器陆上联调完成后,水池试验就开始了。2个多月的时间里,开展了40余次试验。我们团队为了调试控制参数和测试潜水器性能,参加了20余次下潜。每次都要在水下试验12个小时,忍着舱内如桑拿房一样的高温高湿环境。尤其是年轻骨干赵兵作为“奋斗者”号主驾驶,足足下潜了20次,为调试出精准的控制性能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奋斗者”号研制人员,我还有一份特殊的荣幸:2020年11月10日,入选三人下潜团队并创造了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参与“奋斗者”号的峥嵘岁月是我科研生涯永远难忘的记忆,它让我与团队把自己的奋斗、智慧和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拼搏中让人生迸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副总设计师)
本版携手科学出版社推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3月01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