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1月24日电 (唐小丽、葛俊俊)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24日上午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
龚正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打了一场出色的超大城市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
一是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全力驰援主战场、坚守主阵地。第一时间建立坚强有力、高效运转的决策指挥体系,率先派出援鄂医疗队,先后有9批1649名医务人员逆行出征、奔赴武汉,不断织密织牢覆盖全市1.3万个住宅小区、2.5万个村组的疫情防控网,持续统筹做好物资生产与保障、社会稳定、信息发布等工作。
二是坚持“四早”、落实“四集中”,竭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加强患者筛查,快速开展流调溯源,发热门诊、“哨点”诊室和核酸检测机构分别增加到112家、224家和134家,“随申码”持续迭代升级、使用20.8亿次。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推进药物、疫苗、医疗器械、检测试剂等19个科技攻关项目,医疗救治“上海方案”疗效显著。
三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策略。紧盯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6个关键点关节点,及时听取专家意见,制定实施防控措施和行业指引超过400项,建立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口岸进境航班4.7万架次、进境人员190万人次,分别占全国空港口岸的33.6%和27.9%。我们强化人、物同防,注重科学精准防控,严格落实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持续完善口岸检验检疫、进口货物及冷链食品疫情防控、隔离医学观察、应急处置、长三角区域联防联控等机制,扎实做好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防疫保障,牢牢守住了国门。
四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制定实施公共卫生“20条”,启动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应急科技攻关、应急物资保障等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开工建设市疾控中心新建工程,设立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进一步提升超大城市抵御重大疫情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