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圈粉”10万人次,静安红色文化“好戏连台”

2021年01月19日15:17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1月19日电(葛俊俊) 1月19日,“红色印记——中共中央早期机关在静安(1921—1933)”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巡展活动来到了最后一站——南京西路街道。这是历时半年、覆盖静安14个街镇的“红色巡展”收官之站,也是另一场红色文化活动的序幕拉开——当天,静安区创新演绎的《历史印迹·红色静安》戏剧党课巡演活动正式“接棒上线”,通过“戏剧+党课”相结合的创新艺术方式,传播红色文化,开启党课新样式。

这种“承上启下、好戏连台”的场景,正是今年静安红色文化活动的总体基调。静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姜鸣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静安将不断推动红色文化高潮迭起、亮点频出。通过讲好静安的红色故事,抓好‘红色遗址保护,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品牌打造’三项行动,共同为红色静安增光添彩,携手谱写‘国际静安、卓越城区’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红色印记”巡展半年,实力“圈粉”10万人次

作为红色印记巡展的最后一站,南京西路街道将地点定在了上海展览中心。这里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成最早的会展场所,这里见证了上海历史的变革和发展,也承载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任。

红色印记巡展活动自2020年7月16日从首站宝山路街道起,通过“六进”的方式,配送六个“一”活动项目,覆盖了全区14个街镇,并在各街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实践站、实践点等轮流巡展。各街道(镇)还立足自身优势,开展了各具特色、亮点不断的自选动作配套项目,营造了“百花齐放”的活动氛围,切实将红色文化向基层、向社区进行了配送。

据统计,历时半年的红色印记巡展活动,共吸引了党员、群众近10万人次参与,期间中共二大会议纪念馆全程参与,通过各街镇巡展培养了一支近200人的静安红色文化宣讲志愿者团队,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成果,塑造了静安“四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打响了静安红色文化的新品牌。

《历史印迹·红色静安》首演,打造又活又实的艺术党课

当天,作为庆祝建党百年的献礼之作,倾力打造的《历史印迹·红色静安》戏剧党课全新亮相,并进行了巡演首场演出。该党课共分为《晨钟初响》《辅德里的钟声》《三曾里一家人》《风雨经远里》《伟大的传承》共五个篇章,以“展演结合、专家分享”的创新形式,生动呈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历经筚路蓝缕、曲折奋斗开创伟大事业的新征程。

每一篇章结束后,上海党史研究办公室的专家赵菲或围绕篇章作深入解读、或分享精彩观点,或深入故事背后历史脉络,令观众理解体会到执政的历史必然性,让大家在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之间碰撞出花火,直呼这是一场“又活又实的党课”。

“由于时间关系,首演选取了其中两个篇章,今后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调整其他篇章,让五个篇章都能在巡演中被大家所观看到。”主办方表示,接下来戏剧党课将在各街道(镇)、相关部门进行巡演,同时会邀请更多国内文史、党史的资深专家带来精彩分享、精彩观点,也会邀请红色传承人为大家讲述不为人熟知的“家”史。

戏剧党课的“本土彩蛋”,让每场巡演都有“不一样的烟火”

如果说,《历史印迹·红色静安》通过创新艺术形式让观众“燃”起来,那情景剧《民厚南里》则让台下南京西路街道的观众们感觉更亲切更接地气——因为这场剧是由南西“西剧社”话剧社团创作而成,导演和演员们均来自于南京西路街道辖区内的楼宇白领们。

该剧主演、青年毛泽东的扮演者李济尧则认为,创拍《民厚南里》的整个过程就是一堂最生动的党课。“作为一名95后青年,之前总感觉那些历史存在于书中、电视里,离自己很遥远,而这次通过排演红色戏剧,让我零距离接触到红色文化,也进一步加深了我这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和决心。”

据悉,在今后戏剧党课的巡演中,静安都将采用“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形式,在展演固定戏剧剧目的同时,鼓励各单位把自身党课、党建等元素纳入到戏剧党课当中来。让整个党课更加多元化、更接地气,打造出一台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不同以往、别开生面的戏剧党课新模式,将红色基因继续薪火相传。(静安区供图)

(责编:葛俊俊、金煜纯)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