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职大师汪怿 | 为什么优质职场更要坚持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2020年12月17日14:51  
 

多变形势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否可以帮助企业占尽先机,保持一个优质职场的可持续发展?这其中,组织或人力资源有哪些转变要着重关注?听听优质职场评委大师汪怿怎么说。

想要应对变化,首先要清楚变化与趋势在哪里。作为社科院人力资源研究领域的专家,大师汪怿从宏观的角度,整理出了他最近洞察到的三个的职场明显变化:

一、实体工作与虚拟工作之间的切换越来越多

虚拟工作,即online工作形式,开始可能是工作者的需求,但疫情加快了它普及的速度,在线交付的需求变多,消费者成为这种工作形式的推动力,使得这种工作形式不断延展,成为一个趋势。

二、灵活用工或共享用工,正成为风尚

灵活用工早在20年前就有,但以往的“灵活”是以临时工作为主,现在则是临时工作、任务、岗位、项目,纷纷都在灵活拆分,片断化,可以说是更灵活。另外,疫情也推动了共享用工的再次发展。

三、人力资源的用工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以往用工模式有三种,分别是雇佣关系(签定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劳务派遣(第三方签定劳动合同)、众包(依托于项目的合作关系)。现在又多出来一种用工方式,消费者或产品使用者、客户、合作伙伴、产业上下游甚至竞争对手,都有可能成企业人力资源工具或是来源,即基于产业链形成的人力资源共享模式,也叫开放性人力资源经济。

总体而言,未来的趋势中,雇主与雇员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工作与非工作之间也会越来越模糊。

汪怿认为,对企业,特别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需要运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去思考和应对这些趋势变化。

首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是否还能坚守原来传统的方式。

在这种趋势下,人力资源管理中所涉及的人、工种、工作性质、工作模式、思路等都会变得不同,组织的首要任务是区别与划分核心员工与非核心员工。同时,现行基于组织架构形式产生的体系及其管理方式、激励方式、配置方式要做出相应变化,需要开放的人力资源管理,对核心员工与非核心员工(即零工、片断中或环节里进入的人员)要做不同的支撑。

简单来说,就是员工可能不再是8小时基于组织流程为组织服务了,组织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要分人群、工作形态了,要求既要稳定,又要保持灵活快速应对。比如说,原来组织内的正式员工,选用育留的步骤里有一个“养”的过程,让员工逐渐与组织需求匹配,而现在则变成,快速发现可用人员,即插即用,从选用到激励等一系列方式都要发生变化。

其次,是对人才的价值如何判断。人才的核心价值、战略价值在哪里,是要基于组织发展、企业战略去分析的。这种着眼于宏观的价值分析,才能够把岗位、工作、项目等确定下来,也才能知道如何划分核心人才与非核心人才,如何在更广阔的范围里基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工作方式实现更多灵活的匹配。

再次,是人才发展要如何进行。对于组织来说,不单单要关注组织边界内的人,还要关注与组织相关、在组织价值链上的不同人,这样一来,吸引、培育、使用人才的方法都要转变,这是需要探索的。

最后,未来组织的岗位设计将如何进行。未来一个职位可能会被分解成若干工作片段,成为不同的任务、项目,分给不同的人做,岗位、工作、项目、任务,会变得不再是一体的,是分开的,原来的职位就不存在了。那些具有核心价值的核心岗位会仍然存在,但其与组织的关系也可能不再是雇佣关系,而是合伙人关系,即便是雇佣关系,也更强调平等。而那些执行性的、可操作性的,可在线的非核心岗位,可能就不存在了。

汪怿认为,谁能够更早感知变化,谁就更能占得先机。特别是企业的人力资源,要成为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拥有前瞻性、系统性、全面性、未来性,敏感于市场变化,知微见著,更要突破以往的先看3、5年,变成要去看2035、2050,去了解新兴的技术在哪里,新兴的社会形态、工作形态是什么。

特别是企业的HR,需要有战略投资的眼光,要早于老板的想法或意识,有所储备。不能只在HR的范畴里考虑问题,要去了解产业、市场、技术,除了眼前的事情外,还要留下时间,去看未来细微的可能性。

占得先机,才有机会可持续发展。在未来,没有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不能更好为企业、为优质职场保驾护航。

(来源:优质职场)

(责编:龚莎、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