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中信银行(合肥)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项目示范亮相安徽省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推进观摩会

2020年11月30日12:40  
 

10月19日,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的安徽省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推进观摩会成功举办。中建二局中信银行(合肥)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项目作为示范项目,迎接来自安徽省各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重点局主要领导,各市、县(市、区)质量安全监管科室及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代表观摩。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直刚,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质量安全处处长刘兰,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副巡视员、省建设行业质量与安全协会会长陈幼年等领导出席。

观摩会旨在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宣贯,推动手册贯彻实施,不断提升安徽省建设工程品质。

与会人员实地参观项目实体展示区,详细听取了项目落实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手册》的标准化做法,深入了解项目在科技引领、绿色建造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在对施工现场的观摩过程中,项目在标准化管控、智慧工地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好评。

物联网应用,工地蕴藏大智慧

中建二局中信银行(合肥)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项目位于滨湖新区金融板块,集综合办公、呼叫中心、会议培训和异地灾备等功能为一体,共分7栋单体,包含1栋三十四层建筑高度167米超高层公共建筑、3栋呼叫中心、1栋宿舍活动中心、1栋会议培训中心及1栋灾备机房等,总建筑面积26.7万平米。在对施工现场的观摩过程中,中信银行(合肥)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项目在建筑质量与智慧工地等方面的突出做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项目基坑占地面积达到1万多平方米。项目通过引进基坑监测云平台系统,让基坑有了触觉,建筑“会说话”。通过在基坑中埋设监测设备和无限传感器,实时监测位移,当基坑内各类传感器偏离预定数据,将自动报警,并将预警信息同步推送到管理人员手机终端,便于及时掌握基坑信息,成功实现对基坑从被动监管到主动监管,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的双转变。

样板引路,看得见的实体标准“教科书”

为提高工程成品质量,中建二局中信银行(合肥)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项目深入推行工程“样板引路”制度,明确质量安全目标,做到样板先行、统一操作要求,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防止和控制了工程质量通病。

进入工地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质量管理样板展示区,展示区中设有多面展示墙,每个施工细节的施工工艺以剖面图形式展示在样板墙上,包括墙、柱、楼梯、防水、直埋管件等实体样板和材料样板,为大家提供了统一的管理参考标准。

安全管理标准化教育园地内设有入场机器人体检和安全VR体验。在培教中心,项目一改之前的传统说教方式,通过平板采集施工人员指纹信息,通过动画、漫画、VR仿真等喜闻乐见、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入场交底,“亲身”体验现场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进一步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交底后,项目通过BIM 5D平台,自动形成安全交底内页资料,可随时打印,实行无纸化办公,降低能源损耗。

BIM建模,破解施工难点

在看不见的地方,BIM三维的运用,则为项目施工组织提供了更为准确、科学的依据。据悉,中信银行项目整体功能复杂,功能管线多,管洞预埋预设多,专业通道多,“稍有不慎”,需重头再来。

项目引入BIM软件平台,将项目设计、施工、运维等各阶段的数据交互,建立全周期大数据库,自动生成协调模型,不仅能够导出各个部位的“平立剖图纸”,还能成功避免工程结构与暖通、机电安装及设备等不同专业之间的“摩擦”,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为了深化BIM运用,实现可视化交底,项目还运用VR技术,研发BIM工艺交底APP,该APP可将每张图纸变为生动AR模型,手机扫一扫,就如同戴上AR眼镜,清晰看到对应的实体工程部位、模块、构件的三维效果模型,还可对其进行旋转、缩放等全方位查看,同时伴随已提前录制的讲解语音及文字,使现场工人能够迅速掌握施工操作信息,读图效率提高2倍。

信息可追溯平台:为建筑贴上“身份证明”

在项目工地,还有很多随处可见的“黑科技”,如塔吊上会发光报警的螺母、会测速的螺旋桨、临边洞口会预警的小黑盒、会自觉防碰撞的塔吊丛林、塔吊司机的“鹰眼”——可视化吊装系统等。

在中建二局中信银行(合肥)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项目,随处可见二维码。这些二维码贴在工人的帽檐后以及大型机械和梁柱上。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会出现详细的教育交底信息、检查情况与整改情况,俨然一个细致的“身份证明”,这一信息可追溯平台,为现场施工操作、管理人员检查提供了便捷,便于信息可追溯。(傅晓茹)

(责编:邬迪、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