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石化:职工创新工作室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11月30日17:48  
 

11月19日,中国石化高桥石化公司与主力承包商捷派克公司召开“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现场推进会”。通过推进会,双方将在设备完整性管理、日常仪表运维、职工营养膳食等方面形成创新合力,促进“三基”工作和专业化管理提升,发挥工会生活保障作用,多方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浦东新区总工会副主席李幼林出席推进会并指出,这次联盟是央企与民企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中的一次跨界尝试,是一次强强联合的工作突破。

“三步走”,走出创建新格局

跨界尝试的背后,是高桥石化工会不断探索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运作模式,开辟创建新途径的又一次工作突破。近年来,高桥石化面对“三基”工作有待加强,基层员工专业技能有待提高的情况,公司工会以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为着力点,持续优化创建模式,从今年3月开始,他们加快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步伐,通过“三步走”模式,蹄疾步稳地走出创建新格局。第一步是搭建平台定制度,明确了工作室创建条件和主要任务,落实各自管理职责和工作要求;第二步是分层推进定体系,将劳模、工匠、技师、巾帼等职工创新工作室都纳入创建体系,从市级、公司级、二级单位三个层面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完善创建标准;第三步是盯牢重点定课题,紧贴企业“三基”工作和重点任务,在一个创建年度内确定攻关项目或创新课题,做到有立项、有计划、有目标、有总结、有发布、有成果。截至目前,高桥石化职工创新工作室共15家,其中市级2家、公司级4家、二级单位级9家。

强“三基”,专业管理见成效

通过职工创新工作室发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强化基层员工基本功训练。10月22日,高桥石化全国劳模杨建国在公司炼油一部装置现场完成今年第108堂现场培训课,这也是他所在的上海市级“杨建国劳模创新工作室”面向270余名装置人员开展的“技能小课堂”收官一课。整个培训历时6个月,内容涉及控制阀调节、压力表种类、阀门应用等三大类,主要结合理论在现场讲授应会内容。“在现场有针对性的讲解,装置年轻人更容易理解,听懂、会做。”杨建国欣慰地说,听课的人里面不仅仅有操作人员,还有装置长、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现场讲解和讨论,大家的进步都很快。

至今年5月,高桥石化按照“三步走”模式,在原有基础上先后成立了9家二级单位职工创新工作室。各工作室结合部门“三基”工作和专业管理内容,全面开展管理提升工作见到成效。例如,公司储运部精心选拔了部门中9位骨干技师,以公司劳模潘敏为领衔人,成立潘敏职工创新工作室,9位工作室成员在部门支持下通过课题认领、协同攻关、召开项目推进会等形式,提出了检维修现场标准化的8项要求,制定检查清单3大类32条标准。对15个油罐、3个码头进行现场预验收,提出、整改项目72条,推动部门专业管理工作向前迈进。

公司机关设备动力部沈红杰职工创新工作室在今年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建设中,实现公司设备管理由原先碎片化、临时化、经验化管理状态,质变成标准化、信息化和科学化体系管理模式。

图为全国劳模杨建国在装置现场为装置人员讲解压力表使用种类。

定课题,攻坚创效见实招

在疫情和市场双重压力下,各职工创新工作室紧盯装置攻坚创效重点,通过发挥工作室平台作用,凝聚技术骨干开展研讨、现场实践,全力以赴增效创效。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催化裂化技能大师、上海工匠张华作为工作室领衔人的上海市级“张华技师创新工作室”,在攻坚创效中设立“催化装置增产丙烯”课题,编写方案,通过优化催化装置催化剂配方和操作条件,持续增产效益产品丙烯。10月份催化装置丙烯收率达到5.8%,同比增加约2个百分点,月均产量刷出近年最高水平。

近期,公司炼油一部“黄建新技师创新工作室”围绕“增加低硫渣油收率”开展技术攻关,详细分析原油性质,优化蒸馏装置加工方案,通过调整侧线抽出量,提高塔底低硫渣油收率7%,为增加效益产品低硫船燃产量提供更多组分。

今年以来,公司热电部“杨友浩技师创新工作室”以“降低热电部锅炉装置全年轻柴油消耗”为课题,制定并实施多项节能措施降低能耗,单台开停炉柴油消耗大幅减少82%以上,降本显著,该项经济指标达到中国石化系统先进水平。

图为中国石化催化裂化技能大师、上海工匠张华正在现场和职工创新工作室人员商讨增产丙烯方法。

(供稿:高桥石化)

(责编:陈晨、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