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开幕:疫情阴霾之后,“文化”成经济脉动先导因素

2020年11月20日13:19  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开幕:疫情阴霾之后,“文化”成经济脉动先导因素

  摘要: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之时,文化将成为消费升级的“先导”因素。

  “没想到,网红服务区搬到了国家会展中心!”

  11月19日上午开幕的第三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美得堪比景点的“网红”高速服务区竟搬进了会场。

  观众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测温后进入展馆。

  不仅如此,未来3天里,参观者既能在这里登上“徐家汇藏书楼”,也能走进《庆余年》的“范府”;既能近距离触碰多项非遗技艺,也能观摩电竞比赛、了解网文大IP……来自长三角、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化创意、文化智慧、文化成果在这里碰撞融合。

  尽管新冠疫情影响犹在,本届长三角文博会不仅展览面积与去年持平,展商更是同比增长13%达1011家,其中海外展商101家。

  一个高速服务区,为啥打造成江南水乡的模样会赢得如此关注?“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意味着将引爆‘情绪价值’。”一些业内人士介绍,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之时,人们会更关注精神需求,文化将成为消费升级的“先导”因素。

  前有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交易形式喜人,后有“设计上海”等多个展览蓄势待发,疫情阴霾逐渐散去后,“文化”正成为经济脉动的先导因素。

  “科技+文化”玩出新花样

  上海大剧院展台,从昆曲《浮生六记》剧本中获得设计灵感,编剧罗周的灵秀字句分拆后悬浮在白色空间中,形成独特的具有东方审美的视觉效果。人们穿行在文本当中,仿佛进入了《浮生六记》人物的精神世界,带来新的艺术体验与遐想。

  刚开馆不久,江苏赋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多人VR体验区迎来了不少参观者。这台被命名为“陆地战车”的大型VR设备,前后两排座位,可同时容纳6人观影。戴上VR眼镜后,座椅随着影片内容前后晃动,营造身临其境之感。“VR影片的画质非常高清,你好像真的到达了一个卡通版的海底世界,有几个瞬间的视角非常刺激。”刚体验完《海底世界》的参观者刘婕意犹未尽。

  体验区一旁,业务专员李雨馨正在为观众介绍:“这些VR设备主要应用在商场、景区、科技馆、展览馆等空间,比如‘网红’苏州阳澄湖服务区就有体验项目。”李雨馨说,参展长三角文博会,就是看中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消费力,“明年,公司计划在长三角地区开出200家以上的门店。”

  “科技+文化”在此次文博会上几乎无处不在。江苏馆序厅,顶天立地的“卷轴”《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中,随着潺潺流水,运河地标、沿岸城市的信息和描绘运河的数百首诗词一一浮现。这幅长135米、高3米的“卷轴”,展示了数字展陈和阅读的可能性——运用微动画制作技术,让展览和阅读体验更具沉浸效果。

  “卷轴”对面的腾讯展台则以江南文化的“琴棋书画”贯穿,展示“国潮”遇上科技的魅力:只要对着屏幕做出手势,就能隔空奏一曲苏州评弹;国家围棋队专用训练AI,让参观者可与机器对弈;书写生肖成语,生肖动物就会在徽派建筑间穿梭演绎成语意境;选取九色鹿、翼马、青鸟、守宝龙等敦煌瑞兽元素,参观者能自制专属丝巾,还能运用AI技术“云试戴”。

  “科技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文化则是让科技与生活联系更紧密的黏合剂。”腾讯工作人员介绍,文博会上的展示是腾讯基于多年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实践积累,AI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产品将进一步推进AI场景落地。

  融合打造消费新“生态”

  贵州赤水苗族民间竹编艺人现场展示竹包瓷工艺。

  走出腾讯的“琴棋书画”,又逛进了“范府”——由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三家联动的网剧《庆余年》,不仅在国内播放量被网友称为“吓人”、拿下白玉兰奖大奖,海外视频平台同步播出点击率也突破14亿。如今第二季《庆余年》正式启动,同名手游今年也开启测试。文博会上,《庆余年》经典情节“朝堂斗诗”场景再现,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

  阅文集团的展区犹如一棵“大树”,树根是腾讯影业、新丽传媒等各大业务平台,树干则是包含《庆余年》在内的多个IP案例——通过不同平台融合打造多元作品,构建出茁壮成长的“内容生态”。

  “与合作伙伴开放协作,发挥影视工业‘放大器’的力量,才能不辜负每一个好作品,不断开拓每个IP的价值空间。”阅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上海的开放包容以及长三角地区浓厚的文创氛围,为网络文学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阅文将继续扎根于这片沃土,拥抱新文创理念,朝“更强的文学内容生态”迈进。

  《庆余年》2007年开始连载,2019年推出剧版第一季,从“阅读”到“观看”再延伸至“游戏”的融合开发模式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而文博展上另一侧的上海对口支援地区展区,则展现了“吃喝玩乐”的融合文旅消费模式。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文旅农特产品首次亮相长三角文博会。展馆内外被设计成三峡大坝的样子,稻花香酒、夷陵红柑橘和茶叶、蜂蜜、非遗手工制品等当地特色产品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在现场当地企业就与上海企业签下柑桔、茶叶销售合同,签约总金额达3.6亿元。

  “消费优质产品,也要了解产品背后的风土人情。”从安徽来参加文博会的罗先生说,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产业带动,文化与旅游、农业、特产的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深度的体验,也为当地高质量发展赋能:“打好文化这张牌,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为什么是上海,是长三角?

  “出了云南,我要考虑上海人的审美。”在云南华宁陶展位上,华宁陶传承人汪大为捧着一个白色的陶碗,向参观者介绍这个马蹄型的碗——其器型在当地有1000多年历史,是汪大为从民间收藏的上万件老陶瓷中找出的创作灵感之一。“我家世代做陶,传到我是第18代。”他说,自己与祖先的最大区别或许在于“祖先不会考虑上海人怎么吃饭”。

  华宁县副县长何文珠介绍,去年他们就曾组团参加文博会,效果很好,“华宁陶如今最缺的是知名度,长三角文博会是最高级别的文博会之一,希望每次都来参加,打响品牌知名度。”

  无独有偶。19日下午,云南楚雄州和上海东方国际有限公司签约,达成推动彝族刺绣产业化的全面合作协议。“2013年以来,彝族刺绣产值已从3000万增长至2个亿,但这远远达不到我们的期望。”云南省楚雄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徐晓梅说,彝族刺绣历史悠久,但始终处于“自然生长”状态,迟迟没能实现标准化和品牌化。徐晓梅看中上海东方国际有限公司成熟的标准体系、营销方法和市场渠道。“在上海这个文化大都市,彝族刺绣之美能被更多人看到。以上海为起点,助力彝族刺绣走进长三角,走向全世界。”

  来自英国的当代艺术机构GAA(Global Art Agency)展台前,不时有参观者留下个人信息,展出半天已有摄影作品被收藏家相中。

  “今年是GAA第二次登陆中国,也是第二次做客长三角文博会。”GAA中国办公室负责人邵洁介绍,尽管受国际疫情影响,国外艺术家无法来到现场,但GAA今年不仅展出面积多出了200多平方米,参展艺术家规模由去年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50个艺术家,扩展至35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位艺术家。

  “现场交易之外,文博会还能带来后续联络。”邵洁说,报名艺术家们看到了长三角观众的热情,展览开幕前纷纷从世界各地寄来名片和宣传资料。邵洁还希望借助文博会这一综合平台,让艺术与其他产业产生互动。“今年有来自科学界的艺术家和做新材料的艺术家,有艺术家用碳材料做雕塑,有艺术家拿了医学和计算机双学位,这都会带来产业合作的可能性。”

  不仅是GAA。韩国文化宣传馆今年除了韩剧和电影,还带来了韩国的漫画、游戏等文化产品。瑞士创意中心则带来了欧洲的最新设计,其中让人难忘的是形形色色的口罩设计:41名设计师推出的36款材质、形态各异的作品在文博会现场展示。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是最具文化活力和包容度的区域。”一位参观者表示,这些融入文化元素的创新之作亮相长三角文博会,将成为走入中国人生活的“第一站”:“越来越多的人会感受到,消费不仅是为了‘使用’,更是为了‘喜爱使用’。”(作者:张熠 简工博 巩持平 图片来源:蒋迪雯 摄)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