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世界传播论坛:未来传媒与传播—传播名刊主编及学者的对话”在上海大学举行

2020年10月18日09:57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10月18日电   10月17日,主题为“未来传媒与传播—传播名刊主编及学者的对话”的第三届世界传播论坛(2020)在上海大学举行。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赵克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演讲和讨论。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资深教授、上海研究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吴信训主持。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突飞猛进,深刻影响着传媒的未来发展,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培养全媒体人才,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因此,本届论坛聚焦智能媒体未来发展、未来传媒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校“四为”方针的具体行动,也体现了学术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作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上海大学强调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这为新闻传播学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他表示,上海大学将秉持“追卓越 创一流”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新闻传播前沿,与各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加强交流,共同努力,加快打造一流的新闻传播学科。

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赵克斌在致辞中指出,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演进和深化,人工智能从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类到了一个智慧大爆发、知识大创新的时代,新闻传播学与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脑科学的跨学科融合研究,牵引着人类科技进步的步伐。而面对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有必要从理论和社会运转机制上加以分析,需要我们思索未来传媒与传播的发展方向,以及媒体在凝聚世界力量中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媒介技术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为人民服务,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到“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在技术研发、内容生产、传播方式、信息安全等方面以用户为中心,智能服务才能够获得持久的发展空间。

在主题演讲中,《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上海研究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唐绪军,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喻国明,《中国新闻传播研究》主编、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国际新闻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现代传播》主编、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新闻记者》主编、上海报业集团高级编辑刘鹏,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新闻大学》常务副主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朱春阳,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助理、教授陈积银等就未来传媒时代传媒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未来传播趋势下的学科建设、未来传媒时代的人才培养、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未来路径、传播期刊与新媒介、智能媒体传播的伦理反思与治理等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两场主题演讲分别由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沈荟主持。

主题演讲结束后,包括《新闻大学》主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李本乾,《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等在内的全体与会嘉宾还围绕“未来传媒与传播”进行了热烈的圆桌讨论。两场圆桌讨论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资深教授、上海研究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吴信训主持。

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智能媒体未来发展、未来传媒人才培养,和新闻传播学界共同关注的学术热点话题等展开探讨,展望新闻传播的新视野、新期待、新未来,为新时代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和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