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海派——上海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年展开幕

2020年10月17日11:40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10月17日电 近日,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以下简称上海美院)主办的“新兴海派——上海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年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6号展厅开幕。该展由上海宝龙美术馆、上海美院青联会承办,《新闻晨报》协办,展期持续至10月18日。展览围绕“新兴海派”的主题,展出了上海美院国、油、版、雕、摄影、玻璃等专业的22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旨在呈现青年教师的整体创作力量与科研水平,展现骨干教师的最新创作成果。

展览现场

传统与当代,传承与创新,是青年教师们在创作与教学中不断思考的问题,本次展出的中国画作品某种程度上就反映出了上海美术学院在海派美术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多元化发展与探索。

毛冬华一直致力于探索用中国画表现方法呈现当代城市生活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作品传承了传统山水画积墨法和花鸟画没骨画法,通过东西古今文化之间的“对话”,进行笔墨语言的转化和应用。近年来创作了外滩、城市乐园、观海、望京等系列作品。本次展出的“望京系列”表现了现代玻璃幕墙反射下的天坛、北海白塔等经典古建筑,仿佛在上海用望远镜眺望北京,象征着年轻一代立足当下回望传统与经典。丁小真专注于中国画语言的当代探索,作品追求空灵的审美意境与人文精神的表达。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当代的“没骨法”,让传统在当代有了新的发展,本次展出的《看山》系列作品即是她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毛冬华, 望京系列, 纸本水墨, 230x230cm

丁小真, 看山-30, 纸本水墨, 120x240cm 2014

白璎擅长将当代审美融入传统笔墨,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风格是以独具特色的笔触和夸张的构图描述都市女性,在本次展出的作品《和谐》《蓄须明志》中,除了明显的个人风格外,也可以看出艺术家在表现不同情境与不同题材方面做出的新尝试。谢赫的“六法论”中,“气韵生动”位列第一,远高于“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等技法运用。贺兰山一直在探索“六法”在当代的运用,他认为后五法应是支撑“气韵生动”的基础,并试图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改变人们对于传统的认知。李戈晔近年来在探索如何表现当代人的精神世界、生存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她通过独特的视觉语言,将水与人的关系转化为消隐、虚空等空间意境,表达了现实生活的物象转化以及对生活洪流的隐喻。

除了对于传统与当代的探讨,更多的青年艺术家倾向于关注当下,关注城市发展与社会百态,用艺术展现自然风貌和都市精神。

金江波喜欢以新媒体艺术的方式观察社会现实,通过作品表达对于当下生存环境、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反思,具有很强的当代性。本次展出的《原乡·异乡》系列摄影作品,源自艺术家心中的乡愁情怀。在他看来,表现原乡风景是对故乡现实的反思,原乡是观念上与现实上回不去的故乡,以及永远在追寻的异乡。因此,作品展现的即是故乡和异乡双重叠影中的现实。潘文艳擅长表现城市风景,她的油画作品细腻而富于表现力。画里中城市没有鲜艳浓重的色彩,充斥者建筑物与人的喧嚣。她说她对上海这座城市充满了感情,画面表现出的这种混乱与忙碌正是一种生命力的展现。

潘文艳, 卢浦大桥远眺, 油画, 200×450cm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艺术家,孙灵一直以苏州河为表现对象。画面中斑驳的河堤、中西合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以及在生锈的铁皮壳子下露出油漆亮色的各种船只,寄托了她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跳跃的人物是曹炜标志性的表达方式。他喜欢以写实、跳跃的都市青年反映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画中人物是青春象征,亦是时代缩影。用艺术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艺术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与崇高使命。

对于艺术语言的当代探索一直是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重要方向,青年艺术家们从材料、形式等艺术本体语言出发,探索了艺术表达的更多可能性,展现出当代性与实验性。

蒋铁骊喜欢与自己的作品对话,他认为这样的探索与研究,延伸着灵魂的辽阔原野,移步换景,生意盎然。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像泼向薄冰的热水一样,将生活中的一切予以融化和消解,如鱼得水,宠辱不惊。肖敏的《世界观》系列雕塑作品通过对材料语言的探索和研究,表达了艺术家对于如何认知、把握世界以及自我定位的哲学思考。高珊的《空间中的球体形态》在研究材料质感、触觉和视觉特性与生物特征、形象经验关系的基础上,探索了作品与空间的关系,同时强调了材料本身所触发的心理感受与感官体验。

夏阳的作品突破了原有的艺术风格,通过多种媒介的综合运用,表达了艺术家对当下生活的细致观察与体悟,探索了综合材料在当代艺术中多元表达。蒋进军喜欢用石材创作,因其质感和纪念性属性与艺术家想要表达的观念相吻合。他近年来较多地探索了雕塑语言的传承与传统文化的当代对映,以及石材拓展的更多可能性。邱加的作品是他从具象走向抽象风格的实验性探索,通过对木质旧家具残件、廉价三夹板、木条,切割、拼贴、组合、结构,探索传统与当代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唐天衣的作品《因有而无》系列,聚合了意象化的表现方式,以其独特而自由的语言图式,通过综合材料的质感形态,以及强烈的色块对比和形线构成,在大尺幅的画面上展现了雄强的视觉张力,让观者进入到东方意象的冥想里。

周胤辰的艺术风格以具象表现为主,画面具有强烈的形式感与节奏韵律。《天空》系列作品的灵感来自旅行和风景的“叙事”,试图用碎片化的组合方式重构秩序与时空关系,从而引发出的“诗意”的视觉质感。金卿认为绘画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她希望作品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每一块色彩、每一笔笔触的自然生发与碰撞,试图表达某些中国气派和东方意蕴,又或者只是纯粹的爱和慈悲。倪巍的创作 “新”在于一笔一墨的微观渐变,包前孕后,具有生命有机的特征。他认为笔墨的意义不在于材料与形式,而在于自我的时时在场,时时努力,以及精神力量在材料中持续注入的前所未有的新东西。生命的活力,永远走在形式的前面。

杨守春,重量之印 No.1-8,纸本,550cmX215cm X8 2016

王沁的玻璃作品以“物性”为出发点,旨在探索玻璃与木头材质之间纯粹的,相互映照的材料关系,以意象的表现手法,传达一种心境的空间和物态的距离,引导观者进入一个静寂之境,在深邃的空无中体悟淡淡的伤逝。桑茂林通过自己特有的艺术表现语言,探索着事物的本质,以独特的观察角度体察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精微,并使这些精微从不同运动状态之间的临界点显现出来。杨守春的《重量之印 No.1-8》这组作品用独特的方式记录和保留下的时代记忆。作品用钢圈边缘厚度的曲状形态来表达现实中明确有力的重量,它高悬空中,抽离了具体明确的形态,更能够在我们的内心产生厚重的力量,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丰富内涵,将大工业时代的辉煌与记忆烙印在人们心中。

通过现场展出的22件作品,观众可以了解到上海青年艺术家群体多元化的艺术风格,看到他们在海派美术传承与创新,以及艺术本体研究等方面付出的努力。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些围绕专业艺术创作和教学理念等方面所展开的探索,将进一步推进高等美术教育基础教学与科研创作的实质性发展。(周娴)

(责编:实习生、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