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不只“四行仓库”,上海首次全景展示14年抗战史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沈文敏

2020年09月04日10:07  来源:全国党媒
 

大江东.jpg

热播电影《八佰》,讲述第二次淞沪抗战中88师第524团以一个营兵力,死守四行仓库的故事,四行仓库随之成为网红打卡地。

那时的四行仓库,南面紧挨苏州河,东面是英美控制的公共租界,西面、北面被日军占领。死守这个“上海最后一块阵地”,因为它在公共租界边上,相当于向全世界直播战事,争取国际同情。

这是一次局部战斗,不能代表上海抗战的艰苦历程。时值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大江东工作室郑重推介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全面反映了上海14年抗战史。

《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

七个部分1690件珍贵文物讲述上海抗战历程

1931年至1945年,14年抗战,上海不仅是中国对日作战的军事战略重镇,也是抗日救亡运动的前期中心,抗战文化的发祥地,支援抗战大后方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基地,庇护了世界反战反法西斯人士和中外难民,是世界反法西斯舆论战、情报站的东方主要阵地,成为联系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桥梁。

步入展厅,是一座“起来!战!”的艺术浮雕,用建筑墙体剥落效果,作为浮雕创作载体,建筑砖墙、水泥抹灰面、涂料装饰面等材质及色泽肌理的变化,对比强烈,画面质朴,极具冲击力。

“起来!战!”艺术浮雕

“上海是一座具有反抗外来侵略光荣传统的英雄城市。”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抗战史专家段炼说。

主题展以上海抗战为主线,分为7个部分:全国救亡运动的前期中心、侵华日军法西斯暴行的重创地、对日作战的军事战略要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基地、抗战文化的发祥地、国际互助的桥梁和纽带、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以“呐喊”“炼狱”“硬土”“堡垒”“怒吼”“同盟”“凯歌”为题,真实再现上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

1690件珍贵文物中,《申江战焰图》、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呈堂证物、“上海市各界纪念‘一二八’抗战15周年大会”签名轴等50余件,均独一无二,陈诚在“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与战地指挥官往来电文、上海孩子剧团成员的回忆手稿等30余件则是首次亮相。

孩子剧团成员陈模捐赠的回忆手稿,反映了当年的排演、宣传等故事。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以沪东临青学校为主的一部分中小学生,自发在难民收容所进行抗日宣传。9月3日,在上海地下党帮助下,一群8至16岁儿童组成的孩子剧团,在恩派亚大戏院(今嵩山电影院)成立。成员年纪小,纪律却严明,用表演和歌声做抗日武器,唤醒民众团结抗战。

上海沦陷, 孩子剧团22人离沪,在1937年至1942年的5年中,行程1.6万余里, 走遍苏、皖、豫、鄂、湘、桂、黔、川等八省区的57个县市,演出500多场次,观众达45万人,被茅盾赞扬为“抗战的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葩”。

重现当年激烈的战斗,让观众看到历史的厚重

应用沉浸式4D体验、光影艺术装置、主题变幻雕塑、构建情景化空间等国内领先的陈展手段和技术,展览让观众“亲历”历史的厚重,置身“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枪林弹雨”的战场氛围,体验城市被轰炸时楼房下坠、震动以及下雨、作战时的真切感受……

“淞沪抗战”沉浸式4D体验展项

匠心独运的是,展览将子弹作为光影成像的载体,利用1945根直径0.5毫米的钢索,将1400余发子弹通过计算机模拟及人工排版设计定位后,固定其上,形成“战”字。飞散的子弹凝聚,爆发出同仇敌忾的力量,极具视觉冲击力。

变幻雕塑创作也让人耳目一新。雕塑家控制线条的空间轨迹,不同图像以同样的线条作为载体,两个图像(拿笔的手/握枪的手)在观众视角移动中交替呈现。表现上海文化人以笔为枪,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坚持文化战斗,迸发出不屈不挠、抗敌御侮的民族强音。

“怒吼”主题变幻雕塑

大量图片、史料,以及多位上海知名艺术家创作的抗战题材美术作品精彩亮相。画家李斌创作的14米长、3.5米高的巨幅文献式全景画《中国代表团签署联合国宪章1945》,融合史学与美学元素,让观众“速读”初建联合国的情形。聚焦中国代表团签字的一刹那,这是确立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历史时刻,表明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对日作战的尊重。

画家李斌讲述巨幅文献式全景画《中国代表团签署联合国宪章1945》。沈文敏摄

这幅作品,将永久陈列于新落成的上海抗战纪念馆。这是一个富有深意的选择。80多年前在淞沪战场壮烈殉国的将士和平民,看到这个场面,或是最好的告慰。

上海在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贡献重大

目前,上海展示抗战题材的纪念馆颇为丰富。有展示某一重要战斗或重大事件的,如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金山卫抗战史料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等;展示重大战役的有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主要反映发生在上海的两次重要战役,即中国抗日战争局部抗战阶段的首个战役“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的第一次重大战役“八一三淞沪会战”。然而,此前尚未有展示上海抗战全历程的主题纪念馆或主题展览。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抗战史专家张云认为,上海抗战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如果没有一个能全面体现上海抗战的展示,非常遗憾。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指导下,在宝山区委、区政府支持下,根据相关专家、学者的建议,这次在宝山——两次淞沪抗战主战场、侵华日军上海大屠杀的血泪见证地、上海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堡垒和前哨阵地,布置完成这一主题展览,上海抗日战争主题纪念场馆体系由此完整了。

同济大学教授、抗战史专家唐培吉称,在抗日战争中,无论在政治和军事层面,还是在经济和文化层面,上海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历史地审视上海抗战的全部进程,揭示其历史特点和地区特点,有助于深入认识上海抗战意义,更好传承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唐培吉特别强调,在中国共产党号召、组织和影响下,上海先后三次掀起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高潮,成为全国救亡运动的前期中心;全面推动抗日旗帜下进步文化界的联合,领导上海文化战线实现前所未有的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推动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团结最广大的爱国群众团结,为艰苦环境中坚持抗日斗争创造了条件,为赢得抗战最后胜利积蓄了力量。这个主题展揭示出,上海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中独一无二,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也格外重要。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提供)

(责编:严远、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