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民议民受益,收获“屋檐下”的温暖

——友谊路街道宝山八村

2020年08月27日23:49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一、导语

还未走进64号大门,一幅巨大的墙面彩绘映入眼帘,画面上一家五口站在蓝天白云下,踩着悠悠的绿草地,享受着夏天的微风,透露着一股其乐融融的生活氛围。走进门,地上整洁无污,墙面上挂着居民手工制作的十字绣、绘画。居民自发从家里拿来图书、桌椅板凳,打造了“公共书屋”、“爱心转角”等小小服务点,让楼道里里外外温馨满满。

二、背景

64号楼有12户居民,他们中有宝钢员工、新上海人、本地人和出租户。在楼组长和党员骨干的带领下,楼组畅通了民主协商的渠道,楼道内的大事小事让楼道内居民全程参与,充分激发社区协商民主活力。

三、主要做法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64号的楼组长左梅英阿姨是一位宝钢退休的退伍转业军人,平日里关小区大事小事,对居民们也是亲切和蔼,退休后先后担任了居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等职务,她在配合居委工作的同时,也不忘建设自己所在的楼组。她积极主动发动楼内居民参与小区活动,并带动楼内在职、退休党员加入小区志愿者队伍。如302室的王阿姨,是一名退休党员,受左阿姨的影响,她积极为邻里邻居解决生活中的小事,为社区建设勇做智囊团。就这样一个带一个,64号的居民们渐渐愿意主动的参与到楼组自治建设和社区事务当中来。

建章立制,小组织撬动大资源。为楼组能健康成长,楼组长左阿姨和王阿姨牵头召集所有住户一起坐下来讨论楼组自治公约,并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意愿,凝聚“草根化”民智,“量身定制”64号楼专属的楼道公约。通过交流,居民们才发现楼组里藏龙卧虎,有退休的卫生站医生,有宝钢在职的计算机专家,有外语翻译,有技术骨干,一个小小的楼道俨然聚齐了各行各业。大家也纷纷表示,以后有专业上的需要尽管开口,找对应的门号,保证完成任务。今年端午节,64号楼的居民们带上孩子特地采购了粽叶和制作香袋的材料,楼上楼下一起洗粽叶、拌馅料,包粽子、做香袋,还将粽子和香袋送至楼内的老年人手上,让爱荡漾在楼内每个角落。

打造民意“直通车”,架起和谐“连心桥”。64号楼内有三户出租户,住户的流动性较大,有些出租户刚来时不了解楼组公约,常常会将垃圾扔在自家门口,甚至是飞线充电,楼组长主动上门宣传小区垃圾分类的时间安排,并告知飞线充电的利害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出租户们增强对楼组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楼组在举行活动时也主动敲开出租户的大门,邀请他们一起参与活动,搭建起友谊的桥梁,让他们充分感觉是楼道的一份子。“好邻居,赛金宝”。生活在64号楼的居民从素不相识到亲如一家,缘于楼组自治,缘于热心公益的邻居。这样的风清气正,犹如春风拂面,让人倍感“家”的温暖。去年年底,64号楼建起了楼组微信群,搭建起了线上楼组议事平台,楼上楼下沟通更便利,实现了大事不出楼门,小事不出家门。

四、成效与启示

“好邻居,赛金宝”。生活在64号楼的居民从素不相识到亲如一家,缘于楼组自治,和热心公益的邻居。这样的风清气正,犹如春风拂面,让人倍感“家”的温暖。正所谓一花引来万花开,受64号楼组温情感染,63号楼的楼组长刘阿姨主动找到左阿姨,组织两个楼的居民一起活动和交流,资源共享。两个楼组相亲相爱,互助提高,被居民们亲切的称为“姐妹楼”。 

(宝山区民政局供稿)

(责编:严远、轩召强)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