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在区“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带领下,积极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和一届区委十二次全会精神,有序开展“四史”学习教育。
率先垂范,学深学透,用“五个一”带动“四史”学习教育不断前进
南京西路街道第一时间成立“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通过“五个一”充分发挥党工委中心组引领表率作用,推动街道“四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以史为“规”,制定一份“四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区“四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下发后,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制定了街道版本实施方案,明确了街道“四史”学习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组织保障,并对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以史为“镜”,开展一次“四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街道党工委中心组举行“四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认真学习领会区学习教育部署会暨区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精神,对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开展街道“四史”学习教育作动员部署,并组织中心组成员围绕学习主题开展了交流讨论。
以史为“尺”,召开一场“四史”学习教育专题会议。召集全体机关党员、下沉及事业单位党支部书记、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机关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召开“四史”学习教育专题工作会议,传达落实中央、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对街道“四史”学习教育进行专题部署,要求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四史”,在广泛深入上下功夫、在生动活泼上出实招、在解决问题上求实效,把学习教育各项任务抓紧抓实抓到位。
以史为“鉴”,举办一堂“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以党工委中心组(扩大)学习的形式举办主题党课,先后参观了中共中央常委会机关旧址、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遗址等辖区内红色革命遗址,并特邀区委党史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在恒隆广场党群服务站举行了以《“红色印记”——静安区重要革命遗址介绍》为题的“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明确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四史”学习教育侧重点,将“四史”学习教育推向深入。
以史为“辙”,描绘一张“四史”学习教育地图。静安有近百处红色革命遗址,其中有20多处坐落于南西街道辖区内。街道紧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推出南西红色革命遗址实践地图,并附上二维码扫描功能,方便查询红色地标介绍。经过设计,6月22日推出参观学习的首条推荐线路,涵盖了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遗址、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办公地等21处红色地标,进一步做好“四史”学习教育的指导引领。
精心组织,全面发动,用“三个结合”推动“四史”学习教育纵深开展
南京西路街道充分运用辖区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础坚固、红色氛围浓厚的实际特点,用“三个结合”不断提升活动密度和深度,在各基层党组织中掀起“四史”学习教育热潮。
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打造“百花齐放”的学习教育氛围。充分调动基层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各基层党组织要将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作为“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年内需至少安排4次相关主题党日活动。街道机关系统党支部、各居民区党组织和“两新”组织党支部先后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故居等红色地标,通过情景党课、重温入党誓词、集中研讨、沙龙座谈、知识竞赛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
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深化“知史爱党”的学习教育宗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将“四史”学习教育成效不断深化和放大。开展“庆七一”系列主题活动,向社区群众征集毛泽东诗词的诵读视频作品,七一当天街道机关党支部组织机关、事业党员前往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开展学习“四史”文艺党课活动,聆听李白纪念馆馆长讲述李白烈士事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永不消逝的电波》;各基层党支部也纷纷组织开展参观革命旧址、影像展、音乐党课、政治生日会等各式各样的活动,为党的生日献礼。同时,在市、区人大代表“开放日”期间,组织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漫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陕西北路,参观毛泽东旧居陈列馆、民立中学、上海大学旧址、何东公馆等红色地标,进一步延伸了“四史”学习教育深度。
结合“两新”党建,拓展“深层次”的学习教育受众范围。根据辖区楼宇多、白领多、“两新”党组织多的特点,7月1日启动“‘两新’白领学习月”和社区党校“送学进楼宇”系列活动,通过主题讲座、参观考察、经典演绎、案例研讨、微论坛等方式,将“四史”融入高品质的学习课程中,“配送”至各个楼宇党群服务站,进一步筑牢楼宇白领思想根基,扩大学习辐射面和影响力。
致力创新,寻求突破,用“四个丰富”推动“四史”学习教育提质增效
南京西路街道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为“四史”学习教育加入“新元素”,探索“新方法”,努力丰富内容和载体,使相对“枯燥”的传统学习教育更吸引“眼球”、吸引“流量”,为“四史”学习教育提质增效。
丰富专家学者的邀请范围。在邀请市委党校机关党委副书记、上海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教授卢肖文,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浦东新区区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等体制内“四史”专家前来授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专家学者的邀请范围,先后邀请市作协成员、前文汇新民报业联合集团记者阿庄(庄元强)和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张永岳,分别从职业媒体人和学者的角度,讲述党的领导人在南西的“红色足迹”,以及张园的“红色生态”,对南西红色底蕴的继承和发展“支招”。
丰富学习教育课程设计。设计“四史”学习教育精品课程菜单,包括精品时政课、“四史”专家宣讲、情景党课等6方面37堂不同类型的课程,并根据老龄党员、青年党员、白领党员等不同群体进行详细推介,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热点制定“四史”学习教育“课程表”,有效提升了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
丰富学习教育“技术含量”。积极提升学习教育的“科技”含量,使学习教育能更加紧跟潮流、深入群众。在“‘两新’白领学习月”,运用云视频技术,依托各商务楼宇党群服务站点设立学习培训主会场和分会场,为白领们提供丰富的线上学习内容;在街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上,设置了毛泽东旧居陈列馆的“VR观展”,党员们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通过手机走进毛泽东旧居,体验毛主席在甲秀里的峥嵘岁月,该场主题党日活动同时还通过哔哩哔哩网站同步直播,使更多的党员能够随时随地随身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丰富学习教育宣传载体。通过社区报等传统媒体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宣传的同时,依托街道“福民南西”微信公众号,全程跟踪记录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深入整理辖区红色资源情况,以及各居民区的“红色历史”,在公众号上开设“南西红·四史课堂”系列专栏。
(来源:上海基层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