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梅雨季带来“后遗症”:上海出梅后蚊子会更多,这些地方要少去

2020年07月17日08:50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今天获悉,由于今年上海梅雨季超长,降雨量充沛,蚊虫孳生地增多,降雨期间蚊虫控制措施落实受到影响,预计出梅后成蚊密度还会进一步升高。为更好指导广大市民防蚊灭蚊,市健康促进中心今日还发布了“个人蚊虫防护要点提示”。

记者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目前上海市区常见蚊虫为:白天吸血的白纹伊蚊,主要孳生在各种小容器积水中,可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夜晚吸血的淡色库蚊,孳生在下水道等污水中;郊区还有可传播疟疾的中华按蚊、可传播乙脑的三带喙库蚊,以及个体最大的骚扰阿蚊。

蚊子繁殖于水中,从产卵到幼虫、再到成蛹,都在水里完成。因此,防蚊灭蚊关键是减少蚊虫孳生场所,清除积水,从源头上减少蚊虫数量:做好单位、家庭环境卫生管理,积极参与和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清洁室内外环境,清理各类积水,清除废弃杂物、卫生死角,减少蚊虫孳生环境。

据市爱卫办介绍,今年,上海夏季蚊虫专项控制行动将“集中时间”、“集中宣传”、“集中整治”、“集中控制”。为更好指导广大市民防蚊灭蚊,市健康促进中心发布“个人蚊虫防护要点提示”,可归纳为“三二一”。

其中,“三”是通过“三清”,清杂物、清积水、清托盘,把蚊虫一网打尽;“二”是运用“二法”,即纱门、纱窗、蚊帐等物理方法和蚊香、气雾剂等化学方法,防蚊灭蚊双管齐下;“一”是学会“一招”,在户外蚊子较多的地方活动时“防”字为上,穿浅色长袖长裤,外露皮肤及袖口、裤脚、衣领等处喷涂驱蚊剂。如果去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旅行,一定要提高防病意识,预防蚊虫叮咬。一旦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近期外出旅行史。

特别链接:

个人蚊虫防护要点提示

1、 “三清”,把蚊虫一网打尽

蚊虫孳生与繁殖都离不开水,灭蚊关键就是减少蚊虫孳生场所,清除积水。因此,要养成文明卫生习惯,保持环境整洁,做到“三清”:

一是清杂物:清除瓶瓶罐罐,清理卫生死角。

二是清积水:每次下雨后,都要及时清除周边环境的各种积水。盛水容器记得加盖,水培植物及时换水,同时清洗花瓶内壁和植物根部。

三是清托盘:花盆及饮水机托盘中的积水应每3-5天清除一次,并彻底清洗。

2、 “二法”,防蚊灭蚊双管齐下

一是物理方法:纱门、纱窗、蚊帐、灭蚊拍,安全又高效,这是家庭防蚊的首选。如果家中有孕妇、婴幼儿或呼吸道疾病患者,更建议优先使用物理方法。

二是化学方法:使用蚊香、气雾剂等产品,属于化学防护方法。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有证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

3、 “一招”,外出活动必须牢记

在户外蚊子较多的地方活动时,牢记一个字:防!

怎么防?树荫、草丛、凉亭这些阴暗处是“蚊虫派对”的热门地点,少去为好。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外露的皮肤,以及袖口、裤脚、衣领等处,可以喷涂驱蚊剂。请注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驱蚊剂,按说明书要求使用,孕妇及婴幼儿更要慎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去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旅行,一定要提高防病意识,预防蚊虫叮咬。一旦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近期外出旅行史。

(责编:陈晨、韩庆)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信 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扫描关注上海频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