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4月20日电(董志雯 王昊宁)今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举行四批援鄂医疗队员172人回家欢迎仪式。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等领导出席欢迎仪式。仁济医院党委书记夏强、院长李卫平率全院职工手持国旗和鲜花夹道欢迎援鄂勇士凯旋。会上,全体援鄂队员被授予“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特别奖;《查医生援鄂日记》也同时举行了首发仪式。
当天下午,仁济医护人员和援鄂队员的家属纷纷手持鲜花、国旗、横幅,自发聚集在科研楼下。那里早早铺好了鲜艳的红毯,立起了巨大的欢迎牌,悬挂着巨幅欢迎海报和条幅。当满载着仁济医疗队员的7辆大巴缓缓驶入医院大门的那一刻,笑容、鲜花、掌声、欢呼声瞬间洋溢了整个院区。仁济人以最热情的方式,喜迎勇士们回归仁济大家庭。
欢迎仪式在仁济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们献唱的战疫公益歌曲《勇气》中拉开序幕。这首由上海市第八批、仁济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员李佳作词的歌曲,一经发布就被广大医护人员广泛传唱,已然成为仁济援鄂医疗队的战歌。而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在MV中的倾情演绎,使得它广为人知,更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奋勇战疫,守护人民的生命与健康。
仪式上,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与护理部副主任奚慧琴共同向杨振斌、陈国强和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赠送由172名仁济援鄂医疗队员签名的队旗。它们将作为珍贵的历史见证,被上海交通大学校史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史馆和仁济医院院史馆永久珍藏。此外,在此次战疫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6个集体和17名个人,也在仪式上获得了表彰。
杨振斌书记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仁济医院全体援鄂医疗队员的英勇和无私。他代表交大党委向全体驰援武汉平安返回的仁济勇士们表达了欢迎和感谢,向以援鄂医疗队员家属为代表的后方的同志们在背后默默支持表示敬意。他指出,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的敌人有两种,一种看得见,一种看不见。而在与看不见的病魔的斗争中,医护人员就是最勇敢的战士。仁济医院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过程中总共派出了172名援鄂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是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中人数最多的一支队伍,且其中大多都是年轻的“90后”。他们在危难中挺身而出,不顾个人的安危,挽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交大人的家国情怀,是交大“最可爱的人”。他还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向仁济医院援鄂医疗队全体队员赠送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理事长徐庆华创作的书法作品,以此向白衣天使献上来自全世界交大校友的敬意和感谢。
夏强和张继东先后代表医院和援鄂医疗队致辞。他们均指出,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仁济勇士胸怀家国,逆行出征,以精湛的医术、科学的护理,同时间赛跑,和病毒较量,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大医精神,兑现了“科学防治,仁术济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出征誓言。共产党员的凝聚力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防疫火线上得到了充分体现。遇到困难,都有党员冲锋在前;遇到危险,总有党员挺身而出。医疗队员们切实践行了从医的初心和医者的誓言。
如今,172名援鄂勇士圆满完成了战疫任务,全都回到了温暖的仁济大家庭,这是属于当代仁济人的骄傲和功勋,值得被历史铭记。医疗队员代表、风湿科主任医师陈盛和家属代表、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吴文三之子吴泓宇也先后分享了自己的援鄂感受和作为家属的心路历程。他们将自己选择逆行战疫的不计生死、义无反顾和作为医护人员家属的内心担忧但依旧鼎力支持用朴实的话语表达得淋漓尽致,引起了在座所有人的泪目和共鸣。
仪式上,还举行了国内首部正式出版的援鄂医生亲历战“疫”日记《查医生援鄂日记》的首发仪式。在通过一段视频简要回顾了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员、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查琼芳及其所在的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日夜奋战的68天的经历以及查医生创作这67篇援鄂日记的心路历程后,杨振斌、陈国强、夏强、李卫平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李芳以及该书作者查琼芳一起点亮了大屏幕,宣布该书正式首发。
最后,部分医疗队员们分获意外惊喜大奖,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与在场的所有嘉宾分享了象征“战疫胜利”的蛋糕,并合影留念。
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段逆行战疫的经历是自己人生中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从医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在未来的工作中,大家一定会继续传承和弘扬“仁术济世”院训精神,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不负人民“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信任,努力为推动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来自仁济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