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上海建鄉土草本植物擴繁基地 讓野花野草進公園

2025年10月21日18:23 |
小字號

上海建鄉土草本植物擴繁基地

讓“野花野草”組隊進公園

在城市裡沒有存在感的野花野草,在豐富生物多樣性上的作用不容小覷。上海將生態價值放到首位,給鄉土植物留出空間。記者從上海綠化管理部門了解到,上海已建立鄉土草本植物的擴繁基地,目前已自主培育69種“土著”,等到量產形成規模后,向全市公園綠地輸送。

“要自己動手,是因為許多鄉土草本植物沒有市場,沒有商品化規模化生產。”上海市園林科學規劃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宋晴以“活血丹”舉例,這是一種優良的地被觀賞植物,葉子是心形或腎形,花是淡藍紫色至紫色,帶有深紫色的斑點,可愛別致,它還能少晒太陽,在蔭蔽、濕潤的環境中生存。

可就算有這麼多優勢,活血丹還是被打上“野花野草”的烙印,無人問津。在自然環境中,活血丹比較依賴中華木蜂做“紅娘”幫它傳粉,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城市裡中華木蜂少了,活血丹也隨之不太常見。於是,綠化管理部門和科研機構就想到自建上海野花野草的種質資源庫。

不過,進了種質資源庫的鄉土植物不能“躺平”,它們還要競爭到公園綠地“上班”的機會。科研團隊通過三年的調查研究,篩選出具有觀賞性、可控性、季相型的鄉土草本植物69種,組成了12支“隊伍”,來應對各種復雜的立地條件。

舉個例子,蛇莓、繁縷、活血丹、委陵菜等是一個隊伍裡的成員,這支隊伍的名字叫“耐蔭隊”,能夠派遣到林下空間等光照較少的地方。

“要組隊的話,成員的‘習性’要相近,能夠和諧相處,而不是互搶營養。”宋晴表示,“顏值”也是組隊的重要參考標准,單個種類的野花野草“打”不過商品化植物,所以更要“抱團”,形成組合后,在景觀效果上構建優勢,否則可能連公園的大門都進不去。在“耐蔭隊”裡,有鮮紅色果實的蛇莓就是顏值擔當,在夏天多數競爭對手蔫巴巴的時候抓人眼球。

據透露,上海目前已建立5個鄉土草本植物群落應用關鍵技術示范地——申江路基地、龍泉港公園、春申公園、啟動林公園、華漕苗圃。每個示范地有至少3塊綠地,分別展現全光照、多光照和少光照的條件下上海野花野草的適應力和表現力。

鄉土草本植物多了起來,自然精靈們緊隨而至。比如,愛吃酢漿草的酢漿灰蝶幼虫,愛吃碎米薺、臭薺等十字花科植物的菜粉蝶幼虫,愛吃紫背堇菜、紫花地丁等堇菜科植物的斐豹蛺蝶幼虫。據調查,5個示范地改造后,普遍增加了12種至15種鳥類。在春申公園,有人目擊到紅隼,認為與公園生物多樣性豐富有關。

業內人士認為,讓更多鄉土草本植物走進公園綠地,還是一種環保舉措。相比傳統草坪草種,用野花野草組合,養護成本還能降低約兩三成。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陳璽撼)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