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浦江畔滴水湖邊到長江入海口,覆蓋全年齡層全場景
嘉年華輪番登場 上海正精彩
國慶中秋假期首日上海迎客358萬人次,同比增長18.5%

昨天,游客在“愛達·魔都號”郵輪甲板上欣賞“吳淞口空中劇場”無人機煙花秀。 愛達郵輪供圖
昨天19時30分,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成為節日焦點,一場光影璀璨的無人機煙花秀在此上演。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上,近5000名海內外賓客共賞盛景,歡度海上佳節。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從黃浦江畔、滴水湖邊到長江入海口,煙花盛宴、國潮慶典、沉浸式夜游等豐富的文旅活動在申城集中亮相,打造出一場覆蓋全年齡層、全場景的“雙節”嘉年華,盡顯假日消費活力。據上海旅游大數據監測,10月1日全市接待游客358.47萬人次,同比增長18.5%。
假期首日的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格外繁忙。昨天14時許,已有游客陸續抵達港口,他們即將開啟8天7晚的國慶中秋主題郵輪之旅。當夜幕降臨,上海化身“不夜城”,多場音樂煙花大秀輪番登場。
“吳淞口空中劇場”無人機煙花秀將孫悟空騰雲駕霧、天宮遨游的奇幻場景搬上天幕﹔上海迪士尼樂園舉辦限定版城堡幻影秀,融合音樂、煙花、火焰、水幕、激光與投影,讓城堡化作沉浸式光影舞台﹔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推出“海天鯨艷·無人機煙花盛典”,在秋蓮河上空勾勒出“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奇幻畫卷﹔臨港滴水湖環湖景觀帶呈現假日特別版煙花秀,以整個滴水湖為光影幕布,引領觀眾穿越時空,體驗臨港新片區的重要光影瞬間。
中心城區的夜間活動同樣精彩紛呈。世博文化公園內,25輛光影璀璨的上海旅游節花車在此巡展,雙子山腳下融合“花車夜市、花園夜游、賞花賞月”創意元素的沉浸式游園活動,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豫園以“豫享山林”為主題,將350米夜游動線內的24處光影景點串聯,游客穿梭於亭台樓閣間,感受“流動的夜間博物館”魅力﹔上海動物園推出“夜探動物王國”活動,親子家庭化身“動物學家”,在此解鎖夜間生態奧秘。
上海的文化高地優勢進一步為夜經濟賦能。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天文館延長開放時間,推出“國慶中國龍奇妙夜”“邂逅星空”公益觀月等特色活動,讓科學之光點亮城市夜空﹔浦東美術館年度大展“締造現代:來自巴黎奧賽博物館的藝術瑰寶”開幕至今,已吸引約60萬人次觀展,長假期間將延長開放至23時﹔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元代水閘遺址博物館、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節日期間均正常開放,並將運營時間延長至19時。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疊加形成8天長假,游客需求呈現鮮明的家庭團聚與文化體驗特征,國潮元素成為流行趨勢,進一步激發了游客的文化認同感。例如,上海大觀園推出“幻境前塵人間虛市”沉浸式夜游,以《紅樓夢》IP打造別樣紅樓夢境﹔社區文化中心組織的“非遺手作工坊”“國風漢服巡游”吸引眾多家庭參與﹔“愛達·魔都號”推出的京劇表演及講座受到游客歡迎。
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國慶中秋假期,上海將持續推出數百項涵蓋都市漫游、文博藝游、歡購熱游、國風潮游、郊野趣游五大主題的文旅活動,推動夜經濟與文旅商體展深度融合,讓市民游客在“全城開花、遍地是景、處處可賞”的節日氛圍中感受人民城市的溫度與活力。
另據記者了解,國慶假期首日,上海世博文化公園迎接游客4萬多人次、上海動物園2.6萬人次、共青森林公園2.6萬人次、上海植物園1.5萬人次、辰山植物園8000多人次、上海濱江森林公園8000多人次、古猗園6000多人次。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李寶花/陳璽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