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4300名復旦新生報到 大學第一天就與名師面對面

2025年09月01日09:24 |
小字號

4300名復旦新生報到

第一天就與名師面對面

昨天,復旦大學來自全國各地和全球60多個國家的4300余名本科新生報到。

大學第一天,與名師近距離交流,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智能材料與未來能源創新學院報到攤位前,該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東元正和幾位來報到的新生親切交談。

“學生問了我許多問題,他們對於大學生活有期待也有一絲迷茫。我告訴他們,復旦有這麼好的‘文理工醫’環境,要多接觸有思想的人,學會批判性思維,一定會有好的收獲。”趙東元說。

集成電路與微納電子創新學院大一新生宋品逢,通過復旦大學與山西大學附屬中學校合作的“步青計劃”,高二時就上過該學院蔣玉龍教授的課,由此對集成電路學科產生濃厚興趣,今年如願考進復旦,“以前從沒想過微電子有這麼多的東西,上了蔣老師的課突然就感覺視野被打開了,我也在那時候種下了一顆復旦微電子的‘種子’。”

雖時隔一年半,蔣玉龍對於這位當時坐在離講台最近位置的學生還有印象,“他總是坐在多媒體教室第一排,看得出來是真感興趣”。

“以后見蔣老師的機會就多了,大二還有蔣老師的課呢。”入學第一天就能和蔣玉龍重逢,宋品逢臉上一直挂著開心的笑容。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科技考古方向)大一新生李卓心然,在報到攤位前遇到了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副教授文少卿。這個暑假,文少卿領銜的全球首個分子考古移動實驗室,開啟了赴新疆的田野考察之旅。科技考古是今年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的新設方向,涉及人工智能、數學、化學等課程。

“新文科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科技考古是一個充滿了發現的過程,我有信心能夠學好。”李卓心然說。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黃海華)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