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區以三大攻堅行動重塑黨建引領物業治理格局

人民網上海8月27日電 (記者董志雯)“累計拆除私裝地鎖229個,新增各類停車位105個”“537棵樹木修剪零投訴”“物業費由0.95元/平方米上調至1.35元/平方米”“損壞房屋承重結構工單同比下降15.15%”……在今天下午舉辦的“2025年楊浦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案例成果展示暨楊浦區·新民晚報社區觀察行動推進會”上,楊浦區黨建引領物業治理階段性攻堅成果迎來集中檢閱。12個街道依次上台進行案例展示,集中展現了黨建引領物業治理的實踐智慧。
物業治理關乎群眾切身利益,是基層治理中不容回避的關鍵課題。2025年初,楊浦區印發《2025年黨建引領物業治理攻堅行動年方案》,啟動強基固本、提質增效、規范賦能黨建引領物業治理三大攻堅行動。全區上下積極行動、主動作為,以創新的模式、有力的舉措取得一系列顯著成果,黨建引領物業治理格局實現整體性重塑升級。
深化黨建引領,物業治理根基更加穩固
楊浦區不斷深化黨建引領核心作用,以嚴密的組織體系和精准施策的治理能力穿透物業治理“最后一米”,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民心動能、治理效能。系統構建區、街道、居民區三級黨建引領物業治理體系,全面推行聯席會議制度和“三駕馬車”聯合接待制度,健全懇談會、聽証會、協調會“三會”機制,持續推動居民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協同運轉。推動居民區“兩委”成員與業委會“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不斷夯實組織基礎、提升治理合力。
在此機制引領下,各街道涌現出一批治理典型。控江路街道面對轄區內39個老舊小區因樹木野蠻生長引發的採光、安全、鄰裡糾紛及12345熱線投訴激增等治理難題,構建四方黨建聯建機制,制定“一樹一檔”修剪指南,以“黨建紅”引領“生態綠”,成功將樹木治理難題轉化為“民心工程”。
新江灣城街道構建“黨組織主導、多部門協同、居民參與”治理體系,推動完成雍景苑小區樓棟外牆脫落應急維修、消防系統整改、大件垃圾規范清運等多項民生實事,2023至2024年12345熱線工單降幅達68.6%。
殷行街道以破解停車難為重點,依托“多格合一”治理機制,推動“管執聯動”進社區,在城市名園小區累計拆除私裝地鎖229個,新增各類停車位105個,5條主干道拓寬后通行效率提升40%。
五角場街道針對群眾反映最多的損壞房屋承重結構、加裝電梯矛盾等8類“頑疾”,深化“多格合一+源頭治理”機制,今年以來累計處置違規裝修27起,損壞房屋承重結構工單量同比下降15.15%,實現矛盾糾紛“源頭減量”。
大物業+大管家,物業治理實現質效雙升
針對楊浦老舊小區多,物業公司小、散、弱等問題,積極探索“大物業+大管家”模式,實行區域化物業管理模式,推動物業管理區域合並或管理合並。持續開展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和更新改造,整體提升老舊小區物業服務水平,推動形成“質價相符”良性循環。
江浦路街道通過區域合並、服務歸並和托管統並同步推進,成功推動遼源花苑3個袖珍小區合並,物業企業數量從45家縮減至30家,實現了物業管理從“小而散”向“大而優”的整體性轉變。
平涼路街道以“先服務提質、再協商提價”贏得居民信任,成功推動多個小區物業費合理上調與服務升級。
定海路街道以硬件改善為突破點,通過對屋面垃圾、漏水等問題逐項清理和修繕,成功推動隆昌大樓物業費由0.95元/平方米上調至1.35元/平方米。
延吉新村街道充分發揮社區大管家的在地優勢和專業優勢,通過賦予社區大管家監督員身份和三級約處權,織密物業監督網,涉物業投訴率顯著下降,問題解決率提升至90%,物業服務滿意度提升至90分。
透明+高效,居民信任度、滿意度顯著提升
楊浦區著力強化業委會規范化建設,推動委員人選審核、履職能力培訓和年度審計全覆蓋,持續修訂“一規兩約”,探索打造“透明業主委員會”、推行“雙吹哨、雙報到”管執聯動機制,組織各街道將分頭管理的物業治理數據予以梳理,統一導入新版“社區雲”供基層按需使用,為后續物業治理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以透明促規范、以智能提效能,居民對業委會的信任度、對物業治理的滿意度顯著提升。
四平路街道依托“新版社區雲”平台開展“小事快辦”試點,通過建立黨建引領“三聯三辦”機制,組建“微網格”民情前哨,精准快辦居民“小事”,有效提升居民滿意度和社區綜合服務效能。
長白新村街道創新推出“透明物業”治理模式,按照業委會的“生成透明”“運行透明”“收支透明”三大路徑,以信任謀共識,以共識促共治,精准化解物業治理信任危機,業委會規范化、透明化運作水平再上新台階。
相關負責人表示,物業治理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民心。下一步,楊浦區將根據市委黨建引領物業治理攻堅行動的要求,深入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持續深化黨建引領物業治理創新,為提升超大城市中心城區治理現代化水平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