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酸奶新國標下月生效,這些變化關乎健康和口感

2025年09月01日17:10 | 來源:上海發布
小字號

原標題:【提示】酸奶新國標下月生效,這些變化關乎健康和口感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食品國家安全標准 發酵乳》(GB 19302—2025),將於9月16日正式實施。新國標對哪些指標要求進行了調整,有何亮點?來看市市場監管局的介紹↓

《新國標》增加濃縮乳為原料

營養不變、儲運更方便

新國標適用於

發酵乳和風味發酵乳

發酵乳即俗稱的酸奶

新國標明確:

發酵乳是以生牛(羊)乳、食品工業用濃縮乳、乳粉中的一種或多種為原料,經殺菌、發酵后制成的pH值降低的產品。

風味發酵乳是以不低於80%生牛(羊)乳、食品工業用濃縮乳、乳粉中的一種或多種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經殺菌、發酵后pH值降低,發酵前或后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果蔬、谷物等制成的產品。

亮點一

發酵乳原料增加濃縮乳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表示,新國標原料選擇中增加食品工業用濃縮乳,將發酵乳、風味發酵乳等原料由原本的“以生牛(羊)乳或乳粉為原料”修改為“以生牛(羊)乳、食品工業用濃縮乳、乳粉中的一種或多種為原料”。其中,“不低於80%”是指每100克發酵乳(除果蔬、谷物之外)中乳固體的含量不低於80克乳中乳固體的含量。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濃縮乳制品》(GB 13102—2022),食品工業用濃縮乳是“僅以生牛(羊)乳為原料,脫脂或不脫脂,經濃縮等工序隻除去部分水分制成,用於食品工業原料的產品,包括濃縮牛乳、濃縮羊乳”。

濃縮乳將乳液中的水分降低后,便於制作乳酪、酸奶等食品,可以提高產品中的蛋白質含量

濃縮乳是將生乳脫除一部分水分,從工藝控制角度可以做到營養幾乎不變,但儲運更方便,有利於長途運輸。同時,使用食品工業用濃縮乳視同生乳,不需要標注復原乳,避免了消費者對其營養價值的誤解。此外,食品工業用濃縮乳讓企業有了更多創新空間,可以生產營養價值更高的酸奶。

新國標增加濃縮乳作為原料,可以豐富發酵乳原料種類,增加工藝的靈活性,促進乳制品市場健康發展。

亮點二

新國標將發酵乳和風味發酵乳的酸度指標,從≧70°T降至≧60°T(僅適用於全脂產品)。

解讀

乳蛋白可以維持較好的凝乳特性,發酵可以較好進行並持續產生乳酸,產生的乳酸既可以賦予產品獨特的口感,也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長,保障產品工藝和安全。

新國標將酸奶的酸度限值下調,意味著未來酸奶的發酵時間可以適當縮短,不僅企業能夠節能減排消費者還能喝到糖分更少的酸奶。

據乳企介紹,適當降低酸度要求有利於產品品質提高

亮點三

新國標刪除了酵母指標

解讀

酸奶的生產工藝很難完全避免酵母引入,比如部分酸奶添加了堅果、谷物、水果、果醬等配料,它們可能天然攜帶酵母。另一方面,商品化的發酵劑(乳酸菌制劑)也做不到完全不含酵母。此外,一些特殊的酸奶本身就是利用酵母發酵而成。

酵母菌是發酵乳加工過程的衛生指示菌之一,但其本身風險較低,且新國標中保留了大腸菌群、霉菌等指標,刪除酵母指標不會降低風險控制水平。

亮點四

產品發酵后經過熱處理的產品,應標識“××熱處理發酵乳”“××熱處理風味發酵乳”“××熱處理酸乳/奶”或“××熱處理風味酸乳/奶”。

全部用乳粉生產的產品,應在產品名稱緊鄰部位標明復原乳或復原奶。

使用部分乳粉生產的產品,應在產品名稱緊鄰部位標明“含××%復原乳”或“含××%復原奶”(××%是指所添加乳粉佔產品中全乳固體的質量分數),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同時,新國標對“產品名稱可使用對脂肪含量的描述性用語,如脫脂、部分脫脂和全脂等”的規定,相當於把產品的選擇權交還給消費者,進一步貼合消費者需求。

解讀

隨著酸奶市場創新速度加快,舊國標難以適應現有市場需求,新國標增加濃縮乳作為酸奶原料、降低酸度等要求,符合當下市場發展趨勢。新國標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也是鼓勵各大乳企做出更多高品質、有創意的新品,有利於提升產品品質,促進乳制品市場發展。

資料:市市場監管局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