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經濟中心

多年刷牙習慣該改改了,可以這樣改良現有流程

2025年08月27日17:18 |
小字號

刷牙后要立即漱口 多年習慣該改改了

“刷完牙后不要用水漱口,隻需要吐掉多余的牙膏沫就好。”最近,這條牙科建議在網上引發廣泛討論。不漱口會不會無意間吞掉牙膏沫?會不會導致氟斑牙或氟中毒?記者咨詢了上海市口腔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病二科主任韋曉玲,請她為大家一一解答。

刷牙后不漱口竟然更科學

含氟牙膏有助於預防齲齒,早已是常識。

含氟牙膏中的氟化物可以滲透到牙釉質,促進並加速再礦化的過程,在牙齒表面形成抗齲能力更強的氟磷灰石。氟化物還可以吸附在牙釉質上,抑制酸對牙釉質的溶解,起到抑制脫礦的作用。氟化物還可以干擾口腔致齲菌的代謝過程,抑制其產酸能力,達到防蛀的目的。

氟化物的實際效果取決於濃度和接觸時間。日常生活中給牙齒補充氟的最佳方式就是刷牙,氟化物在牙齒表面停留越久,滲透到牙釉質裡的量就越多,對牙齒的保護效果也就越好、越持久。

韋曉玲表示,如果使用含氟牙膏后立刻漱口,口腔內的氟化物濃度迅速下降,氟化物在牙齒表面停留的時間過短,將減弱再礦化和抑制脫礦的過程。歐洲兒科牙科學會和美國兒科牙科學會等權威機構都建議,將刷牙后沖洗減少到最低限度,從而獲得氟化物的最大效果。

有研究表明,刷牙后立即進食或飲水,可使唾液中的氟化物水平降低12—15倍。還有學者研究發現,刷牙后使用水沖洗的兒童,3年齲齒增加率更高。

不漱口安全嗎?

不漱口安全嗎?會不會造成氟斑牙或氟中毒?這是許多人最擔心的問題。

氟斑牙的形成主要是因為當地飲用水中的含氟量高,而且氟斑牙是過多的氟在牙齒發育階段進入機體時才會形成,成年人無需擔心氟斑牙問題。對於兒童來說,只要家長引導好孩子刷牙后把多余的牙膏沫吐掉,確保孩子不會吞咽牙膏沫就行。不過,年幼的兒童吐出多余牙膏沫的能力有限,並且在刷牙時有吞咽牙膏的傾向,建議12—14月齡以后開始使用含氟牙膏,以此降低兒童氟中毒風險。

單靠牙膏沫的劑量,遠不足以導致成年人氟中毒。202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刷牙后漱口與不漱口兩種情況下,受試者吸收到血液中的氟化物量幾乎沒有差別。

推薦成年人使用至少含有1350ppm氟化物的牙膏﹔兒童使用氟化物含量為500—1100ppm的兒童牙膏。還要控制好牙膏的用量,成年人每次刷牙推薦用量為1厘米含氟牙膏﹔3—6歲的兒童推薦使用豌豆粒大小的含氟牙膏﹔3歲以下兒童推薦含氟牙膏用量為米粒大小。

如何改良現有刷牙流程?

有學者建議改良刷牙流程來增加口腔內氟化物並延長氟化物的保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含氟牙膏的防齲效果,主要包括以下4個步驟:

1.將牙膏涂抹在濕牙刷上,均勻涂抹在牙齒上,使用巴氏刷牙法刷牙:以“畫圓圈”的方式刷牙,確保清潔牙齒的所有表面,包括內表面、外表面和咀嚼面。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夠2分鐘。

2.刷完牙吐出多余量的牙膏沫。

3.喝一小口水(約10毫升),將剩余的牙膏泡沫含在口中,將牙膏與水的混合液當做漱口水,通過臉頰肌肉的運動將其在牙齒間過濾1分鐘,然后小心吐出。

4.刷牙后不要再用清水沖洗,2小時內不進食、不飲水。

另外,漱口水無法去除牙菌斑,不能代替刷牙。至於“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后是否需要再使用含氟漱口水”,目前二者聯合應用可增強防齲效果的臨床証據較少。因此,正確使用含氟牙膏才是有效防齲的關鍵。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白璐)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