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滬創業第一站去哪?這個“小而精”的鎮域目標“大未來”
“廟行,雖然是上海市面積最小一個鎮,但是我們提出了‘來滬創新創業第一站’這樣的目標,我們更希望借助‘小而精’的鎮域特點,實現小‘廟’能大‘行’,‘小身材’也有‘大未來’。”
寶山區廟行鎮黨委書記郁夢嫻在推介鎮域時說道。

8月20日,蕰藻浜畔。在廟行鎮舉辦的“MIAO發展 踔厲行”企業家沙龍活動中,政府和企業家們為了實現產業發展和文旅建設相互賦能,展開了熱烈討論。
“去年10月我們剛剛來到廟行智力產業園,來之前我們不知道廟行是什麼樣,不知道這個地方在哪。來到這裡后我們發現,這裡交通便利,環境也不錯,更讓我們驚喜的是,區鎮兩級的營商服務也很到位。”

在廟行鎮的新面孔——上海敬之網絡科技的負責人說。
“在這裡20年,我們從幾平米的裁縫鋪子發展到如今8000平米的辦公樓,一路走來我們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成為淘寶女裝頭部電商,這裡有潛力,這裡很溫馨。”廟行鎮的“熟面孔”——上海笑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這樣說。
政府營商環境究竟是什麼?其實企業家們有很多話說。
日前,在這次企業家沙龍活動中,十數位一線企業家說出了自己的所見所感,他們中有人在廟行鎮潛心技術研發,有的正在就地規劃新產業項目,更不乏把總部設在廟行,逐步帶動上下游企業來到廟行的企業。
廟行——這個全市行政區域面積最小的鎮,如何發揮“小而精”的鎮域特點,做足做好營商環境的建設?
在廟行鎮黨委書記郁夢嫻看來,回望廟行過往的奮斗路,從曾經的純農業地區到全區城市化程度最高的一個鎮,廟行走過發展的每一步,都是敢闖敢拼、愛拼會贏的生動實踐。
這場企業家沙龍活動中,郁夢嫻介紹了廟行鎮的四張名片:一是敢闖敢拼、愛拼會贏的“勝利之城”﹔二是宜居宜業、水綠相融的“品質之城”﹔三是向新逐綠、活力涌動的“產業之城”﹔四是尊商重商、有需必應的“宜商之城”。

邀請企業家們聚焦“文旅賦能產業”,縱觀廟行近年來發展思路其實有跡可循:
官方數據顯示,廟行鎮北靠“一號灣”蕰藻浜科創帶,南近“中環數字產業創新帶”。這裡有3座公園和4片共1000畝的城市結構綠地,是國家級生態鎮,也是全市密度最高的“公園城市”。蕰藻浜—東茭涇T字型濱水公共空間貫通,串聯起兩大主干水系,形成科藝融合、生態低碳、全齡友好活力帶。
同時,廟行鎮結合區位優勢和產業定位,重點發展綠色低碳、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等主導產業,聚攏了上海高羿科技(宇樹科技全資子公司)、悅億網絡、京東貿易、笑涵品牌、玫有文化、安暢網絡等一批優質總部、行業領軍企業,初步形成了以智力產業園為核心載體的總部和研發集群。
正如郁夢嫻介紹,“文旅產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具有經濟、文化、生態全面屬性,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拉動內需及相關產業均具有極大的正向作用。”

上海石易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趙婉婉說,在廟行,即使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也能找到讓人放鬆的空間。如今她的企業在廟行扎根12年,不僅在這裡找到了產業開拓的空間,更為科創企業發展找到了要素凝聚的生態。
每逢休息間歇,她會帶著孩子去濱水步道散步,在辦公室沒有靈感,她們能夠找到各種空間放鬆大腦。在她看來,廟行是一個暖心、安心和專心的地方。

萬物新生集團副總裁田牧說,“我們與朋友之間經常會提起營商環境這個話題,我們在廟行部署業務已經十年了,這十年來我的感受就是‘人情味’濃,‘煙火氣’足。現在廟行鎮打造的很多夜經濟、文化娛樂項目逐漸豐富,我們的員工在這裡工作生活很開心,我們管理企業也更加順心了。”
現場,寶山區文旅局局長范麗君對企業家們的感受頗為觸動。范麗君說,文旅所蘊含的情緒價值,是每個人都需要的。而且文旅和產業所能疊加的效應,也會產生新的發展空間。未來的寶山文旅,將在廟行鎮把產業土壤培育好,把紅色文化積澱好,把文旅政策落實好。
上述企業沙龍中所提到的文旅政策,即《廟行鎮支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而廟行鎮也成為寶山區首個推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的街鎮。

據廟行鎮副鎮長季雲超介紹,該政策旨在整合現有資源,加大扶持力度,優化發展環境,全面提升廟行鎮文旅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使其成為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產城融合的重要抓手。
這項《政策》聚焦數字技術賦能文化產業發展、存量煥新打造高質量文創園區、多元融合拓展文旅消費新場景、創意設計提升文化品牌價值以及品牌活動擦亮廟行文旅名片等五個方面,從而進一步用好廟行鎮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文化資源。
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會長王亞元﹔陸家嘴金融城國際咖啡文化節總策劃、陸家嘴咖啡文化產業中心總經理陳敗﹔笑果文化公關總監梁建剛作為企業沙龍特邀嘉賓進行了發言。
寶山區委統戰部、區工商聯、區婦聯、區文旅局、區人才服務中心以及廟行鎮的相關負責人出席了此次沙龍。人民網上海頻道負責人金煜純主持了此次活動。

自2023年廟行鎮舉辦“MIAO發展 踔厲行”企業家沙龍以來,至今已舉辦6期。沙龍關注企業需求和實際,以黨建為紐帶,園區為主陣地,通過“線上+線下”活動、“單位+區域”互動、“黨員+群眾”聯動等多形式、多層次、多角度地開展各類活動。
該沙龍不僅僅融合企業產業鏈和廟行商會兩個朋友圈,還暢通了政企溝通渠道,匯聚信息,堅定企業發展信心。沙龍採用輪值主席制,由輪值企業確定沙龍主題,邀請相關領域專家主旨演講,相關政府部門進行相關政策解讀,與會企業和嘉賓以頭腦風暴模式,充分分享觀點、經驗、解決問題的辦法。(文中圖片由廟行鎮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