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實現5個萬億級指標,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

2025年08月20日17:01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上海8月20日電 (記者董志雯)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上海市政府新聞辦推出“實干繪答卷 接力新藍圖”上海“十四五”規劃成果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展現16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

今天上午舉行系列首場發布會,圍繞“打造開放創新高品質的卓越浦東”主題,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李政介紹浦東新區“十四五”期間建設發展成果。

經濟發展質量邁上新台階

李政介紹,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堅持“干字當頭、奮力一跳”,拼經濟、闖改革、搞建設、惠民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穩中有進。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8%,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0.5%,規上服務業營收增長5.9%,實到外資增長36.1%,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0.5%,新設企業數增長28.1%。

據介紹,2024年,浦東新區實現5個萬億級指標:地區生產總值1.78萬億元,是2020年的1.34倍,佔上海全市32.9%﹔規上工業總產值1.32萬億元,是2020年的1.27倍,佔上海全市33.6%﹔規上服務業營收1.25萬億元,是2020年的1.61倍,佔上海全市21.2%﹔貨物進出口總額2.61萬億元,是2020年的1.25倍,佔全市61.1%﹔線上商品銷售總額5.88萬億元,是2020年的1.34倍,佔上海全市37.3%。

三二一產業融合發展,工業佔比穩中有升,2024年為22.1%,比2020年提高0.2個百分點﹔知識密集型產業快速發展,從佔GDP比重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提高2.1個百分點,達到10.3%,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提高0.7個百分點,達到4.5%﹔工業產值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從48.4%提高到53.6%。

從2021年起到今年6月底,浦東新區累計新設經營主體21.9萬戶,實際利用外資436.4億美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萬億元,年均增長10.3%,民間投資年均增長14.2%。

率先挺進改革深水區

浦東堅持以國家戰略為牽引,全力推動《引領區意見》《浦東綜改試點》《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落實落地,三項國家戰略任務總體落地率達到93%。

要素市場化改革方面,著力推動各類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試點國有建設用地垂直空間分層設立使用權,創新產業融合發展規劃土地管理,已有25個新建產業項目應用M0政策,實現生產、研發等功能混合配置。

商事制度改革方面,進一步便利經營主體進入和退出,“一業一証”改革從“單一業態”到“融合業態”拓展,累計核發行業綜合許可証1.7萬余張﹔“准營承諾即入制”核發許可証超5000張,入選國家發改委全國營商環境創新實踐十大案例﹔“經營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惠及企業19萬戶﹔3.7萬戶企業通過經營范圍登記改革新政受惠﹔累計為超1.6萬戶企業辦理簡易注銷登記。

率先開展更大程度開放壓力測試。進一步拓展開放領域,全國首家外商獨資券商、首批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等金融開放項目落地,6家外資企業成為增值電信開放試點企業,29家外資企業開展基因診療開放試點業務,率先建立安全便利的數據跨境流動機制,落地全國首單重點行業再制造產品進口試點。

進一步接軌國際規則,知識產權保護、政府採購、環境保護、國有企業、勞工權益等“邊境后”管理制度改革不斷推進,總體達到CPTPP和DEPA正文條款的開放水平。

人民城市建設展現新面貌

浦東不僅追求經濟發展的高質量,更加注重人民生活的高品質,堅持“財力有一分增長、民生有一分改善”,財政民生投入佔比保持在46%以上,“十四五”累計投入3742.2億元。

其中,在全面推進現代化城區建設方面,構建“精品城區、現代城鎮、美麗鄉村”融合發展格局,一手抓補短板,積極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已惠及3.86萬戶居民,全面完成街道范圍內“城中村”改造,全面完成無衛生設施舊住房提升改造﹔一手抓提品質,建成開放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圖書館東館、浦東美術館、浦東足球場、前灘太古裡等一批新地標,建成37個鄉村振興示范村、54個美麗鄉村示范村。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浦東也一步步成為現實。“十四五”以來,新建3.06萬畝林地、1370公頃綠地,新增150座公園,總量達到203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4平方米,中心城區公園綠地基本實現“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新增河湖水面積1.51平方公裡,12.5公裡的陸家嘴水環全線開放,世博水環啟動建設。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2024年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0.7%,比2020年提高1.6個百分點,PM2.5年均濃度27.5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2.5微克/立方米,地表水達到或好於Ⅲ類比例為100%,比2020年上升23.1個百分點。

展望“十五五”,浦東將繼續聚焦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戰略使命,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勇挑經濟大梁、勇當改革先鋒、勇作民生標杆,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多生動的實踐寫照。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