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解讀百年黨史氣象密碼:中共一大在滬召開期間,上海經歷了5個高溫天

2025年07月25日09:23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1921年7月23日是中共一大召開首日。那個夏夜,十三位代表圍坐桌前時,窗外是否有蟬鳴相伴?1922年的大年初一,上海地方黨組織成員在寒風中散發賀年帖時,又經歷了怎樣的濕冷?

7月24日,紅色天氣日歷在中共一大紀念館發布,解讀百年黨史的氣象密碼。上海市氣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日歷聚焦1921至1922年間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早期奮斗歷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將抽象的歷史革命瞬間具象化為可感可知的溫度、濕度與風雲變幻,讓人們感悟革命先輩在不同天氣條件下不畏艱難、勇毅前行的精神。

1921年7月23日的最高溫和今年7月23日相近。中共一大召開首日,上海多雲,最高氣溫33.1℃,夏風輕輕拂過興業路上的石庫門。從23日至30日,一大在滬會議期間,超過35℃的高溫日有5天,其中28日最高溫38.2℃,是當年全年的最高氣溫。

浦東英美煙廠工人大罷工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首次工人大罷工運動。1921年7月至8月,工人們經過12天單日最高氣溫35℃至38.2℃的高溫炙烤,在奮勇抗爭20多天之后取得勝利。

1922年1月28日,當日陰冷潮濕,累計雨量4.1毫米,最高氣溫僅6.5℃,最低僅3.8℃。濕冷的寒冬中,上海地方黨組織發動百余名黨團員走上街頭,散發六萬份賀年帖。“共產主義到上海來了!”的驚呼,是革命火種在寒雨中頑強傳遞的回響。

1922年7月15日,中共二大開幕前一日,申城氣溫已攀升至37.1℃。開幕當日,氣溫高達35.8℃,隨后三天持續35℃以上高溫。酷熱難當,卻難掩探索前路的熱情如火。代表們在蒸騰的暑氣中,討論並通過黨的歷史上第一部正式黨章和《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為中國革命規劃清晰藍圖。

(作者:解放日報 戚穎璞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