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上海夏季音樂節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傳遞和平之聲

2025年07月14日09:16 |
小字號

奔騰的旋律奏響,讓人熱血沸騰

上海夏季音樂節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傳遞和平之聲

昨晚,在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指揮家余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和回聲節日合唱團,奏響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特別音樂會。作曲家鄒野匯編世界經典反戰旋律,包括《歌唱第聶伯河》《啊,朋友再見》《長城謠》等。音樂會也通過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五地廣播直播,傳遞和平之聲。

這是今年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閉幕音樂會,當天,“全城交響”也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和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奏響。余隆說:“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上海這座英雄的城市,我們以一場音樂會來紀念,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共赴和平美好的未來。”

閉幕音樂會開篇是肖斯塔科維奇《第七交響曲》第一樂章選段,這是二戰中最廣為流傳的交響作品之一。肖斯塔科維奇曾說:“我把我的《第七交響曲》獻給我國向法西斯斗爭的人民,獻給我們未來的勝利,獻給我的故鄉列寧格勒。”

《歌唱第聶伯河》作為蘇聯二戰時期的代表歌曲之一,廣泛流傳於戰時與戰后的東歐。《陣亡者的挽歌》《啊,朋友再見》《博吉上校進行曲》《雪絨花—翻越每座山丘》等耳熟能詳的電影配樂片段,讓發生在不屈年代的各國故事再次生動浮現。

間奏曲根據冼星海《黃河大合唱》主題改編,奔騰的音符令人震撼。《長城謠》《畢業歌》《救國軍歌》《延安頌》等都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音樂家愛國熱情的真實寫照,也是艱難歲月裡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吶喊。

“這些旋律早已融進我們這代人的血液,今天再次奏響,依然讓人熱血沸騰。”鄒野說,“而且,《畢業歌》《救國軍歌》《義勇軍進行曲》等,都是從上海這座城市的血脈裡生長出來的,這些旋律不能被遺忘。”

聶耳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就誕生在上海,從抗戰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見証民族歷史,象征民族精神,更承載著中國人民對和平的堅定渴望。在《義勇軍進行曲》奏響前,鄒野創作了一段交響合唱,音樂如同四面八方的風不斷聚攏,當合唱進入,如同天籟,仿佛宇宙的回響。音樂會最后,全場千余名觀眾齊聲高唱國歌,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

余隆說:“抗戰勝利80年后,我們通過音樂和電波連接時空,回望歷史,放眼未來,希望和平薪火代代相傳。”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吳桐)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