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引擎”喚醒沉睡30年“房屋養老金”,讓“明白賬”晒在陽光裡

“三駕馬車”能否協同運轉直接關乎老舊小區的治理效能和居民感受度,近日,張廟街道通河八村居民區在“紅色引擎”強力推動下,不僅解決了業委會長期缺位的問題,更成功盤活了沉睡已久的維修基金。這筆房屋“養老金”的重啟,讓居民吃下“定心丸”!
曾經:社區內亂象不斷,
多頭管理“治理難”
通河八村小區建於上世紀80年代,曾長期飽受房屋滲漏、外牆脫落、停車難、電梯缺失等問題的困擾,居民生活質量大打折扣。業委會長期缺位,維修基金無法啟用,社區治理陷入“有心無力”的僵局。居委干部坦言:“沒有業委會,維修基金合規使用無從談起,有種有勁使不上的感覺。”為破解困局,居委曾多次嘗試推動業委會成立,然而因部分物理空間存在多頭管理,讓居民投票選舉變得異常艱難。持續攀升的12345熱線工單量,正是這一系列治理難題的集中反映。
轉折:用好“兩個建議權”,
“美麗家園”護航提速
居民區黨總支多措並舉,強化黨建引領社區治理。一方面,通過“紅色先鋒”遴選機制,依托常態化“四百”大走訪,動態發掘並吸納熱心社區公益的在職黨員、退休干部、志願者骨干等優秀力量,引導其發揮專長參與社區治理。
另一方面,精准運用居民區黨總支在業委會組建中的“結構建議權”和“人選建議權”,成功推薦了4位兼具專業背景與組織優勢的人選進入業委會。這4位人選均來自房管所、供電局、副食品公司等關鍵領域,是經驗豐富的退休老黨員(其中1位黨齡超50年、2位超30年),並同時擔任黨總支委員,確保了黨組織意圖的有效貫徹。歷經三年曲折籌備,業委會於2024年成功完成換屆選舉。
期間,居民區黨總支積極聯動上級資源,通過“居委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推動街道將小區納入《上海市住宅小區建設“美麗家園”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中。該項目顯著改善了長期困擾居民的住宅漏水、外牆脫落等問題,並重新規劃了停車位,規范停車服務。
需要關注的是,“美麗家園”項目於2020年竣工,其質保期即將結束(至2025年)。后續小區的大規模維修維護責任將完全由小區自行承擔,亟需提前謀劃資金與機制保障。
提質:“明白賬”晒在陽光裡,
保社區歷久彌新
業委會成立后,迅速完成了一項關鍵任務,依法依規開通了小區專項維修基金專戶。在黨建引領下,“三駕馬車”協同運作、相互制約,共同審議通過了小區《專項維修基金管理規約》。該規約明確規范了維修基金啟用的核心流程:一是方案制定,科學論証維修項目。二是表決流程,確保業主決策公開透明。三是施工監管,保障工程質量和進度。四是費用審計,嚴控資金支出。這套機制旨在確保維修基金“花得明白、用得放心”。同時,業委會方面積極拓寬資金來源,多渠道補充維修基金,將小區停車費收入、公共收益等按規定納入維修基金。此外,著力優化操作流程,破解維修基金“使用難”問題,引入獨立第三方審計機構,對維修基金的使用情況開展全過程評價與監督,進一步提升資金管理的規范性和公信力。
在規范化、標准化制度的堅實保障下,小區主出入口於2025年順利完成了更新升級,嶄新的智能門禁系統投入使用,贏得了往來車主和居民們的普遍贊許。“蠻好的”這句朴實的評價,正是對社區治理成效最真切的肯定。
(來源:寶山黨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