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家庭醫生日 "鑰匙醫生"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

今天是“世界家庭醫生日”
“鑰匙醫生”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
曾被上海人熟知的“鑰匙醫生”——靜安區彭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嚴正,不久前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喜訊傳來,嚴正的“鐵杆粉絲”們紛紛表示實至名歸。
今天是“世界家庭醫生日”,這位日均行程不少於40公裡、手機全天候待命的家庭醫生,此前又收到一把最小的鑰匙。這小小鑰匙背后,傳遞著多年來嚴正與居民共同成就的社區醫患情。
“磨壞口袋不曾掉落鑰匙”
嚴正為何叫“鑰匙醫生”?幾年前,國家博物館收藏了他作為家庭醫生為行動不便的居民上門看病,居民叫他保管的51把鑰匙,美名就此傳開。
嚴正工作已30年,他所在的靜安區老齡化程度達40%,許多老人患有慢性病、常見病,“鑰匙醫生”是他們最信任的人。在他的努力下,彭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病床從無到有、從少到多逐步發展了起來。
日常工作中,為了不延誤病人治療,只要接到電話,嚴正就會背上出診包往病人家中趕﹔他會為滿身糞便的患者擦身換衣,沒有半點嫌棄﹔他也會為老爛腳的病人脫襪子、上藥、晾干、再穿上襪子……用細致體貼的服務熨帖老病人的心。
目前,他負責萬榮東怡、八一坊兩個小區,簽約居民有1300余名。“其實我一共有58把鑰匙,要是放在兜裡能有半斤重,褲子的口袋常常被鑰匙磨壞”,嚴正說,“磨壞的口袋曾掉過手機,卻從未掉落過居民的鑰匙。”
多年來的上門隨訪問診,嚴正早已與居民成為朋友。不久前,他照舊到78歲老病人家裡出診時,接到電話獲知自己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巧的是,老病人本身也是一位全國勞模,“老先生為我開心,說看到我就想到了幾十年前自己獲評勞模時的情景。”“嚴醫生,你說說看勞模精神是啥?”面對老先生的問題,嚴正思索后回答,“為人民服務”,老先生贊同地點了點頭。
“心門的鑰匙從不曾換過”
嚴正提及的最小鑰匙,是一把信箱鑰匙。
此前他因為一次意外摔斷了腿,恢復周期很長,爬樓梯有些吃力。這就遇到了麻煩:80多歲的老病人日常行動不方便,基本不下樓,偏偏住在五樓,且沒有電梯。老病人得知嚴正的情況后,特意打了一把信箱鑰匙,“你現在特殊時期,腿腳早點恢復好,不用每次都上樓。如果只是送藥,可以把藥放在信箱裡,等我孩子回來以后再從信箱裡取。”
收到這把最小的鑰匙,嚴正感覺很貼心。“也許以前是我為病人們付出多,但隨著時光流逝,我感受到這種關心、支持和理解是雙向的,很多時候他們也會感動我。”
提供上門服務逾5萬人次、建立1400余張家庭病床,嚴正不嫌臟不嫌累,為臥床病人細心擦拭身體、更換衣物﹔在緊急情況下不計個人安危,為重症老人實施人工呼吸﹔他還經常自掏腰包為貧困居民購買藥物,在居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出現……
嚴正與居民們的感情,早已超越了醫患關系。有時上門正好趕上午飯時間,病人就招呼嚴正一起吃親手包的大餛飩﹔有時上門天已經黑了,病人給他買好了肉絲炒面……如今隨著居民家裡換了密碼鎖、指紋鎖,有的還開通了人臉識別開鎖功能,嚴正長期用的鑰匙隻剩下3把,“雖然沒了鑰匙,但我們之間的連接一直都在。心門的鑰匙從不曾換過。”
微信名起作“為人民服務”
嚴正注冊微信時名字起作“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至今沒改過。他手機裡千余號聯系人,其中700多人是病人、家屬、保姆或者居委干部。“我不改名,一來覺得這五個字很有力量,二來怕改名病人找不到我,只要想到家庭醫生,想到為人民服務,他們就能想到我,多方便。”嚴正說。
30年春華秋實,他已形成自己對全科醫生的理解:專科醫生是“專而精”,全科醫生就應該“廣而全”。社區裡面對的病人病情各不相同,需要更加全面的醫學知識。嚴正工作室將多年經驗總結成“五心工作法”——“留心、耐心、細心、精心、有心”,這十個字高度凝練了他30年實踐工作法則,也幫助培育了新一代家庭醫生。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顧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