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校共育 上海這家紀念館打造“石庫門裡的紅課堂”

場景再現+互動講解+情景劇,打造“石庫門裡的紅課堂”
館校共育,感悟“革命家書”精神力量
昨天在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身著長衫的“小紅苗”穿梭於石庫門,歷史場景的生動還原讓大家回到革命年代。紀念館聯合中福會兒童藝術劇院附屬上海兒童藝術進修學校組建的“小紅苗”講演團,在昨天首次推出青少年版講解詞和情景劇,通過“場景再現+互動講解+情景劇”,打造生動鮮活的“石庫門裡的紅課堂”。上海市育才初級中學、上海市靜安區大寧路小學、上海市民辦揚波外國語小學、上海市靜安區和田路小學、上海市靜安區科技學校的150余名學生參與活動。
本次“紅色星火淬初心 館校共育啟新程”青少年沉浸式思政教育體驗活動通過館校合作,探尋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紅色場館如何與時代共振,培養“知史愛國”的新時代少年。引領同齡人參觀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后,“小紅苗”在情景劇《革命家書》中深情講述楊殷、彭湃、顏昌頤、邢士貞四位烈士的家國故事,將烈士們在獄中寫給組織、妻兒的一封封書信展現在大家眼前,把紅色基因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人物、事件。
“真切地把握人物情緒,通過一言一行傳遞堅毅的革命信念。”小演員施依辰是馬蘭花少兒藝術團學員,在《革命家書》中飾演烈士彭湃的妻子許冰,“我很自豪能借助表演,讓更多同齡伙伴了解歷史,感懷初心,書寫屬於青年一代的新篇章。”小演員杜樂成表示,“革命者的家書是珍貴的歷史文物,更是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排練與表演時,我將自己完全沉浸於石庫門場景,仿佛穿越時空,觸摸到革命者的赤子之心。”
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將持續深化館校協作,以紅色文化鑄魂育人,不斷探索“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的多元教育模式,讓思政教育成為照亮青少年精神征程的燈塔。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諸葛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