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網紅咖啡館開進浦東老港 一批重點產業項目決心落地

人居環境,始終是營商環境的底色

2025年05月18日08:25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浦東新區老港鎮今年要開鎮裡首家肯德基,這在當地居然成了一條“大新聞”。鎮政府裡年輕的工作人員長舒一口氣,“以后不想吃食堂,也終於可以點外賣了。”

最近幾年,當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全面從填埋轉向無害化、資源化,老港徹底擺脫了垃圾帶來的氣味困擾,當大規模的居民動遷走向尾聲,老港似乎已經能夠從投入民生,全身心轉向投入產業經濟了。

可事實是,老港的民生改善力度和廣度似乎更大了。政府部門把精力放在一些看似不起眼、具體而微的事情上。為什麼?

老港的“精氣神”不一樣了

前不久,老港建設了浦東首個在農村集體土地上自主開發的農民集中歸並安置點,決心改變全鎮所有“長期無房”家庭的命運。老港著力解決這一問題,是上海城鄉工作不斷走向精細化的一個縮影。

從表面看,改善民生是一件件獨立的事情。但隨著城鄉面貌改善、城市功能提升,老百姓實實在在過上好日子,老港的“精氣神”開始不一樣了。

前不久,鎮政府把那幅久久無法出讓的商業用地騰挪出來改造成了老百姓人人可以共享的運動空間。其中還特別劃出一塊,用於鎮裡老年高爾夫球隊的日常訓練。

如今,拆除了圍擋的空地,變成了居民黃昏休閑的大廣場,打球的、散步的、跑步的,成了老港鎮的“新景觀”。

咖啡館的導入則是老港的另一個歷史性節點。

LiLi Time,一家開在前灘太古裡,被網友點評“貴得離譜但實在好喝”的咖啡館,今年開進了老港。

這是鎮裡持有的物業空間,原本並沒有派上什麼用場。重新裝修后,老港鎮將這一網紅咖啡品牌引進,並與店家達成一致,在保持風味標准不變的前提下,以遠遠低於太古裡的價格對外銷售。而且店內還要解決本地的一小部分殘疾人就業。

一些咖啡愛好者為了低價格的“LiLi Time”來打卡,更多的是周邊居民、企業員工開始約在這裡聊天、談事,老港開始有了一些大都市的樣子。

當然,開一家咖啡館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可是,當一個地區開始有意識地抬升商業品質,並願意把更多空間通過騰挪改造交付給市場時,市場也一定會作出反饋。

改善民生吸引產業人才

老港鎮先天條件並不算“薄弱”。在20世紀90年代,它曾經在郊區旅游行業打下一片江山,擁有成規模的度假村、高爾夫球場,后因種種客觀因素,特別是垃圾氣味帶來的不利因素,痛失發展紅利。

目前,老港最具特色的產業門類是綠色低碳,老港生態環保基地成了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低碳循環產業園區的建成挂牌,讓碳中和技術團隊與人才進一步向老港集中。

不過,一個地區的發展光靠“一兩門生意”是撐不起來的,必須要形成豐富的產業門類。老港很清楚,自己多年來始終未能徹底解決的問題是人居環境問題——商業氛圍不濃厚、商品房住宅少、公共交通不算便利。

這就導向一個直接的結果:企業不來發展、年輕人不來扎根、商業不來試水。老港沒有肯德基,太正常了。

於是,也不難理解老港在近年來發展中的價值取向:繼續投入老百姓生活的改善。因為人居環境,始終是營商環境的底色。

去年秋季,一場全國性的釣魚比賽,進一步印証了這個道理。比賽持續數日,吸引了全國各地400多名釣魚愛好者,以及不計其數的自媒體主播。遺憾的是,由於當地沒有什麼像樣的酒店,民宿數量也較少,比賽帶來的客流和消費全被周邊虹吸。

自此,鎮政府有了新的盤算,未來將通過引入更多賽事和活動,塑造新的消費供需關系。而當住在老港逐漸變成一件“適宜”的事情,經濟社會的另一些方面也必然起變化。

去年以來,生物醫藥、新材料、航空航天等幾個重點產業項目決心在老港落地。其中一家生物醫藥企業在選址時就考慮到老港的交通條件——距離浦東機場和洋山港都不遠。與此同時,城鄉的基礎設施也能夠基本滿足人才招引后的安居問題,老港的發展,開始走向正軌。

今年一季度,老港鎮規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3.18%,稅收同比增長29.3%。這是許多人沒有想到的,但仔細想來,卻又在情理之中。(記者 杜晨薇)

(責編:王文娟、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