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全國首份“無事不擾”清單落地,減負事項超過400個

2025年04月26日09:25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多頭檢查、重復檢查、隨意檢查,是以往經營者反映比較突出的問題。

良好的營商環境,既要“有求必應”,也要“無事不擾”,讓企業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運營。

對此,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閔行第四分公司的負責人深有感觸:“今年檢查明顯少了。”

過去,商超是迎檢大戶。以上述食品經營單位為例,過去一年除了投訴舉報觸發的必要檢查,起碼還要迎接七八次日常檢查,僅市場監管領域要檢查的內容,就涉及計量、廣告、商標侵權、價格、公平交易、質量等多個方面,有時候檢查事項多、時間長,很難不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經營。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最新發布的《“無事不擾”檢查事項清單》是讓企業實實在在感受減負的關鍵。這是全國市場監管領域首份《“無事不擾”檢查事項清單》(以下簡稱“白名單”)。

“白名單”明確,除了直接涉及公共安全、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等方面的事項列為重點監管事項外,首批有411項符合條件的事項實施“無事不擾”,除上級部署、接到違法線索、法律法規明確要求等情況外,原則上不主動就這些事項開展現場檢查。

上海榮盛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疫苗及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副總經理王培勇坦言,藥品企業許多關鍵環節都有嚴格的管控要求,頻繁的現場檢查需要進入其中一些環節,企業當然理解配合,但也會擔憂環境穩定性被打破后會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仔細查看顓橋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在線發來的“白名單”,王培勇感慨“改革力度相當大”,他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和榮盛生物有關的“免檢”事項有30多個,具體涉及120多個檢查要點,現在原則上市場監管部門不會主動對這些事項開展現場檢查,許多關鍵崗位上的工作人員就不必抽出寶貴的時間陪同現場檢查。

“首批‘無事不擾’事項佔到了市場監管領域檢查事項總量的63.7%,將來還會根據具體情況進一步調整優化。”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優化營商環境處副處長吳蓓蓓介紹,在去年走訪調研的基礎上,市場監管部門對繁雜的檢查事項進行了全面梳理,將問題發現率低、投訴舉報數量少、違法行為危害后果輕微等的檢查事項列入“白名單”。

事實上,一些復雜的事項,比如“對是否實施商業賄賂行為的監督檢查”,僅通過常規的現場檢查很難發現問題,這種事項也是此次被列入“白名單”的主要對象。“恐怕真有問題也不會主動承認的,現場檢查可能空手而歸,像這樣低效的檢查就要壓縮。”吳蓓蓓表示。

需要強調的是,一些“無事不擾”事項並非徹底不查。這些事項其實運用了非現場檢查或社會共治等方式來替代現場檢查,既能讓企業“無感”,又能守住法律法規和公共安全底線。

途虎養車(上海)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大部分的網絡廣告行為已實現“無感監管”。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用傳統的現場檢查方式,發現網絡廣告違法違規行為的效率不高,企業還要專門抽出人力迎檢、准備大量的資料,現在,市場監管部門主要通過網絡監測的方式進行檢查,提升了監管效率,又減少了對企業的打擾。

按照傳統監管模式,要第一時間發現並控制餐飲環節的亞硝酸鈉,難度很大。梅隴市場監管所負責人坦言,嚴格遵循日常監管的規范流程,一個上午能線下檢查六七家食品經營戶已是多數監管人員的極限,“有些經營者的加工制作過程集中在兩三個小時內,不在這段時間去檢查,飯店裡的人都休息了,很多檢查項目根本無法落地,這種餐飲行業的特點對監管方式提出了挑戰。”

借助“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監管人員坐在電腦前面就能實時查看、回看餐飲服務單位的經營行為和關鍵環節,近期,閔行區市場監管部門及時發現了一包餐飲服務單位貯存的亞硝酸鈉,在餐飲服務領域開出了上海市場監管領域首張“非現場執法”罰單,從監管到立案再到處罰,整個案件均在線上完成。

在開展必要檢查的同時,將日常檢查事項一並完成,壓縮上門次數,也能為企業減負。

往年,華碩電腦(上海)有限公司要接受市場監管部門各類現場檢查十多次。今年起,閔行區市場監管部門在華碩電腦(上海)有限公司等企業試點,因投訴舉報等情況而觸發上門檢查時,將必要的計劃檢查項目同步做掉,通過“進一扇門、查多件事”,減少對企業的打擾。

客服總監梁煜表示,這種方式大幅減少了監管部門上門開展計劃檢查的次數,企業可以集中精力專注於產品質量和消費者權益保護。

(責編:龔莎、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