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非機動車到底咋停?普陀區邀多方討論收集“金點子”

2023年12月,自打中海環宇城自開業以來,隨著中海地塊內山姆超市、鴻企中心和環宇城等商、辦樓宇陸續啟用,周邊人流量明顯增大,周邊的非機動車停放數已明顯超出四至道路的可承載體量。
尤其在通勤高峰期,非機動車短時間大量涌入,超出合理承載量,造成無序停放、道路擁塞。屬地街道正積極會同物業方,健全管理機制,挖掘停放潛能降低停車壓力。
為進一步做好超大型商圈非機動車精細化治理,普陀區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石泉路街道辦聯合開展了“中海環宇城非機動車停放問題”人民建議專項征集,並在線上征集的基礎上組織了此次“金點子”大討論活動。各方人士結合各自的生活和工作實踐,從優化停放點布局、加強管理引導等方面開展了熱烈的討論。
4月20日上午,由普陀區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石泉路街道辦事處主辦的“蘇河議事廳”——“中海環宇城非機動車停放問題”大討論活動在中海商圈樓宇人民建議征集聯系點舉辦。普陀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區居民、社區干部、外賣小哥、中小學生、業內專家、自媒體博主,環宇城及周邊商超物業、商戶、員工代表,共享單車企業代表,以及區、街鎮職能部門代表近200人參與。
外賣小哥車輛怎麼規范?
環宇城內各類商鋪,特別是餐飲較多,每天用餐高峰期及節假日,外賣人員電瓶車佔道、停放至人行道問題較為突出。
市民於偉杰建議,給外賣小哥規劃一塊專門的停車區域,方便外賣停車。餓了麼小哥車振宇建議在環宇城2號門附近、南鄭路北側新增外賣專用非機動停車位。餓了麼小哥張文強表示,專用停車區域充分考慮便捷性,距離要近、取餐要快。
石泉路街道社區管理辦副主任張珅表示,街道正積極與交警部門和環宇城物業溝通,調研選取外賣人員停車專區具體點位,並配套做好外賣人員專梯設置、進出口指示標志以及充電寶、遮陽傘等愛心設施。
商圈員工車輛怎麼引導?
環宇城物業及商鋪員工2000余人,員工電瓶車佔環宇城非機停放需求比接近50%。
環宇城餐飲店員工尹瑛表示,希望在曹楊路以西側(銅川路至南鄭路段)或者真華南路南鄭路以南就近設置員工專區。上海市水利工程設計研究院吳鐵軍、社會組織代表夏珺建議,給員工專區安裝遮雨棚、充電設施以增加吸引力。
石泉路街道綜合執法隊黨支部書記王軼群表示,街道正積極會同物業方,挖掘環宇城邊角空間用於外賣人員停放車輛,同時引導物業方優化調整員工入口、錯峰落實員工停車管理。中海商業華東區域總監周虹表示,中海將在充分排摸員工出行方式、停車意願、停放位置等信息的基礎上,引導員工按時間段分層分類停車,同時配合政府落實員工專區非機動車停車激勵機制。
共享單車怎麼強化管理?
環宇城每天共享單車動態累計數約400輛,主要是商圈工作人員、顧客和地鐵短駁疊加形成,共享單車佔道、亂停放等問題較為突出。
市民崔昕表示,考慮到部分路段過窄導致的佔用盲道和通行安全問題,以及主干道城市界面等因素,建議將銅川路南側等路段設置為禁停區。市民夏文卿建議,在環宇城相關區域設立電子圍欄,強化共享單車停放管理。美團單車上海總經理韓沛辰建議,充分挖掘環宇城四周道路外圍潛力、建設B+R非機動車停車場等,給非機動車停放創造空間。
區交管中心副主任袁夢溪表示,將在聽取建議意見的基礎上,對環宇城周邊區域進行整體優化,合理劃設禁停區、外賣小哥停放區、共享單車專區和社會車輛停放區。
如何進一步挖潛停放空間?
環宇城四周道路還有約400輛市民電瓶車,共計近1600輛的非機動車,已經遠遠超過了現有車位的可承載量。
真北中學學生包焱鋆建議,利用現有人行道規劃雙排非機動車停放車位。自媒體博主“上海糟鹵”建議劃定斜放停車位,方便非機動車停取。上海社鄰家社區治理研究院院長閆加偉建議管理部門在履行法定職責的基礎上提升治理水平,環宇城物業方進一步挖潛。
石泉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呂升昂表示,街道將在匯聚群眾真知灼見的基礎上,會同職能部門共同協商,努力推動群眾的“金點子”落地。
此次“中海環宇城非機動車問題”大討論活動是在區委社會工作部、區城運中心指導下,推進“多格合一”強化網格治理,貫徹“網格吹哨、條線報到”理念的具體舉措。接下來,區人民建議征集辦、石泉路街道將在聽取群眾建議意見的基礎上,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和物業方,從停放點布局、設計、分類等方面研究具體改進措施,挖掘停放潛能,適應業態發展,健全管理機制,形成共治合力,眾志成城破千騎圍“城”之困。(文中圖片由普陀區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