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耗時一天!Ta在這位主持人直播裡“火了”~

3月15日,在秦暢City Walk直播中,張堰鎮美麗的玉蘭花與精致的非遺盤扣技藝相結合,化身為一枚精巧的盤扣胸針。這件文創作品在鏡頭前亮相,主持人佩戴著它,欣賞玉蘭盛開的街景。兩者相得益彰,盤扣作為“點睛之筆”,起到了極佳的裝飾效果。
這樣的同款玉蘭盤扣胸針還有好幾枚,均出自金山區盤扣制作技藝傳承人、張堰鎮社區學校盤扣工作室負責人張連珍之手。“當時新華路上種下一排玉蘭樹,春天花開后,一開窗戶、一走出校門就能看到它們,白玉蘭還是市花,我便產生了創作靈感。”張連珍介紹,從2019年起,她陸續創作了8枚玉蘭花盤扣,或一朵獨秀,或成群結片。
這一時節的玉蘭盤扣胸針十分應景,也是張連珍喜愛和日常佩戴的裝飾品。它們的形狀相近,但通過多種布條顏色的變換搭配,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
玉蘭盤扣雖然小巧,但制作過程遠比想象得更加精細和耗時。即便是技藝嫻熟的張連珍,“不算燙條工藝,做一朵也要四五個小時,如果算上制作扣條,差不多需要一天時間。”她說,“盤扣就是要靜下心來做。”
盤扣作品(玉蘭、楓葉、四葉草)
玉蘭花瓣呈不規則形狀,需要逐一拗出造型,組成一朵花時需用線縫合。由於縫合點細小且數量多,制作者需對線頭進行細致處理,如拉緊、藏線頭等。其次是鑲嵌工藝,需將棉花捏成小球,用面料包裹填充花瓣,確保花形飽滿光潔。修剪面料時,則需掌握剪紙手藝和繡花針技巧,確保邊角平整利落。
“制作盤扣雖然很花時間,但很開心,忙起來就忘了時間。它們非常漂亮,這也是這項技藝的魅力。”在張連珍的工作室裡,展示著不少盤扣作品,每一件都寓意美好。近年來,她創作了一系列作品,如“二十四節氣”“民族樂器”,以及與春天相關的迎春花、梅花、桃花、牡丹等,呈現為吊墜、胸針、耳飾、項鏈等文創形式,將非遺技藝轉化為文創品,讓更多人認識並感受到非遺的魅力。
“每當看到其他材質制作的精美工藝品,我就會思考能否將其轉化為盤扣,結合自己的手藝和靈感,再創作出一件新作品。”張連珍說。
(來源:i金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