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軌道交通22號線(崇明線)建設迎來重大突破! 穿越長江區間隧道全部貫通!

申通地鐵集團介紹,3月13日上午,在上海軌道交通22號線(崇明線)位於崇明島的北港大盾構接收井基坑內,經過長江江底長達9公裡的長距離穿越后,直徑13.5米的“申崇號”超大盾構機已於日前順利抵達接收井,盾尾部分完全脫出洞門,宣告22號線(崇明線)工程北港越江大盾構區間隧道順利貫通!這是上海軌道交通22號線建設過程中的一項重大突破,此前,“申通號”盾構已於去年順利打通南港區間,而“申崇號”盾構機成功穿越長江,標志著崇明線穿越長江的隧道已經全部打通,為全線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詳見↓
上海軌道交通22號線(崇明線)過江段由南港、北港兩段越江隧道區間構成,是目前國內最長距離穿越長江的的軌道交通工程。此次貫通的北港越江大盾構區間長約9.024公裡,“申崇號”盾構機從長興島出發,向北穿越天塹長江,抵達崇明島的接收井。南北兩段隧道段均採用直徑超過13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進行施工,晝夜奮戰連續推進,克服了長江口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歷時820余天,最終圓滿實現精准貫通。
連克17項風險,實現隧道施工“0”滲漏
長江江面下43.5米,直徑達13.5米的“申崇號”盾構掘進超過9公裡,超長距離對施工精度提出了超高要求,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裡”。為此,項目團隊通過江面走航式復核進行了詳盡勘探,盾構掘進過程中通過高精密儀器測量,確保盾構精准抵達。最終,北港大盾構隧道區間盾構接收軸線與洞門中心偏差控制僅在±2cm,實現精准進洞﹔40599塊管片嚴絲合縫,實現隧道施工“0”滲漏。
多項技術創新應用,智能管控護航穿越
盾構掘進過程中,通過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自主研發的數智隧道智能管控平台,集成了盾構磨損監測系統、隧道內交通控制系統、有毒有害氣體監測預警及通風系統,解決了盾構長距離推進、盾構穿越不良地質土層、穿越長江大堤等難題,保証了隧道施工安全和常態化高效運行。區間隧道中隔牆施工採用軌行電驅調整成套組合鋼模,保証了隧道內中隔牆的澆筑質量和施工工效。
未來,22號線將與上海地鐵網絡實現無縫銜接,極大縮短崇明與上海市區的時空距離,上海市民可以乘坐地鐵直達崇明,感受生態島的魅力。同時,有力促進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為崇明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上海軌道交通22號線(崇明線)
上海軌道交通22號線(崇明線)作為快速聯系崇明區與上海中心城區的軌道交通線路,途經浦東新區、長興島和崇明島,其建設將為崇明發展增添強勁動能。線路南起浦東金橋地區,全長42.232公裡,全線共設8座車站6個工作井2座停車場,8座車站分別為:金吉路站(換乘9號線)、申江路站(換乘12號線)、高寶路站、凌空北路站、長興島站、陳家鎮站、東灘站、裕安站,全部為地下車站。
崇明線經長興島兩次穿越長江,最終到達崇明本島,是上海首條穿越長江的軌道交通線路,也是目前全國軌道交通越江隧道中區間距離最長的工程項目。上海地鐵特別定制了兩台超大直徑(刀盤直徑為13.5米)泥水平衡盾構,分別從位於長興島的南北兩座工作井始發推進,在近長江入海口的位置穿越長江。其中,由“申通號”盾構向浦東方向推進南港段隧道,長7.739公裡﹔由“申崇號”盾構向崇明島方向推進北港段隧道,長9.024公裡。
崇明線目前8座車站已全部開工,其中高寶路站、長興島站、申江路站、東灘站、凌空北路站5座車站主體結構已封頂,盾構推進已累計完成33.5公裡(總體完成率52%),包括南港和北港段隧道(共16.8公裡),另有13台6.9米級盾構推進中。
目前,隨著大盾構區間全部推通,越江隧道區間已經全面進入內部結構施工階段,預制煙道板安裝、現澆中隔牆施工等作業正多斷面有序開展。
資料:申通地鐵集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