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濱水線已開通!23公裡騎行友好風景美如畫

元蕩湖宛如一顆生態明珠,鑲嵌在滬蘇邊界,水域面積12.9平方公裡,其23公裡蜿蜒岸線,已於近期全線貫通。
作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一河三湖”的核心組成部分,元蕩湖不僅沿線風景如畫,生態優美,還點綴著元蕩驛站、黿蕩小館等功能完備、設計感滿滿的休憩節點,已經成為戶外愛好者心目中的熱門打卡地!快來騎行體驗一下吧,沿途精彩點位已准備好,讓我們跟隨市文化旅游局的腳步一起去解鎖↓
荷花園“花神廣場”
荷花園位於大觀園東西向入口軸終點。廣場靈感源於《紅樓夢》“十二金釵”,設有十二花神雕塑與詩詞地鋪,融合古典園林意趣與現代生態理念。
這裡節慶時會舉辦文化演出等活動。廣場旁配有休憩座椅、直飲水點與公廁,方便騎行者短暫停留。
芳虹橋
廊橋整體設計古朴趣味,是元蕩岸線的標志性景觀橋。騎行者至此,可以休息一會,聽風賞湖,靜靜品味清幽雅致的古典園林意境,感受上海大觀園的紅樓夢文化。
元蕩村
沿湖保留著傳統水鄉村落的布局,青瓦白牆的民居在田園中錯落有致,盡顯江南水鄉的詩意。
村內便民驛站具備簡餐供應和騎行裝備租賃功能,傳統建筑外觀搭配現代服務,輕鬆為騎行者打造出便捷的補給站 。
黿蕩小館
小館採用湖畔咖啡廳的經營形式,供應可口輕食和暖心飲品。窗戶採用了落地窗的樣式,騎行者坐在館內休息時,抬眼就能看到美麗的湖景。
旁邊的驛站也很貼心,准備了地圖方便查看路線,有充電樁給手機等設備充電,還備有醫療急救包,為騎行者的旅途保駕護航。
元蕩慢行橋
從高空俯瞰,這座橫跨滬蘇的地標性橋梁,仿若一條輕盈靈動的綢帶,悠然靜臥於元蕩的粼粼碧波之上。
它獨特的曲線造型,仿若神來之筆,自然且巧妙地將沿途的濕地景觀與環湖綠道串聯起來,既實用,又蘊含藝術美感,也因此成為攝影愛好者的絕佳取景地。
橋面科學劃分慢行系統、騎行道與觀景平台,騎行者既能俯瞰瀲灩湖光,感受 "一步跨兩省" 的獨特體驗,還可遠眺滬蘇湖高鐵穿境而過。
湖灣濕地與觀鳥點
這裡是退漁還湖形成的12座生態濕地小島,棧橋串珠成鏈,化身水鳥天堂。
騎行至此,駐足觀測點,可近距離觀察白鷺振翅掠過蘆葦蕩,野鴨嬉戲碧水間的自然野趣,感受濕地生態的蓬勃生命力。
“漁歌驛”驛站
“漁歌驛” 設計獨特,被澄澈湖水環繞,自成一片浪漫天地。驛站外的大草坪能盡情撒歡奔跑,釋放滿滿活力。
走進驛站,內部裝修簡約時尚,採光超棒,溫馨又舒適。騎行到此,感受 “漁舟唱晚” 的迷人詩意,分分鐘出片,打卡超贊。
牡丹樓
這座以牡丹為主題的古典園林建筑,樓前栽種著百余株牡丹,每年4月,嬌艷牡丹與粼粼湖光相互呼應。樓內有茶歇提供,能在這裡盡情放鬆,深度調整。
“一廊十二景”文化長廊
源於《紅樓夢》十二金釵靈感,塑造了海棠石醉、梅廊慕雪、平湖風荷這般別具一格的景致。四季輪轉,花海有序更迭,與古典園林美學無縫銜接,勾勒出一幅絕美畫面。
騎行於此,一路伴隨四時花色,浪漫氣息扑面而來,還能深度沉浸在《紅樓夢》營造的詩意氛圍中,好似正漫步於徐徐展開的江南詩意長卷。
曲水善灣
這座湖畔度假村匯聚餐飲、民宿、娛樂等多元業態,宛如一顆遺落人間的璀璨明珠。以斬獲 “建筑界奧斯卡” 殊榮的春曉 水杉居為核心,它靜臥於湖畔,宛如靈動詩篇。
建筑造型源於水杉林,外立面與自然生態輕聲細語、完美交融。
騎行者到此短暫休憩,一邊可沉醉於江南水鄉的溫婉柔情,領略那如詩如畫的風光﹔一邊能品味當代建筑藝術的精妙。
元蕩岸線全線鋪設平整的慢行道路,部分路段設置獨立騎行道,兼顧安全與舒適性。
沿途有多處驛站、便民服務點,提供飲水、休憩、急救包等設施,還有15處親水平台可供短暫停歇。
親子休閑線(5公裡)
黿蕩小館→元蕩慢行橋→元蕩灣游客服務中心
全程路況良好,道路平坦,適合親子騎行。元蕩慢行橋作為網紅打卡點,橋上視野開闊,可欣賞湖光水色。最后可在元蕩灣游客服務中心短暫停留休息。
全線環湖騎行挑戰線(23公裡)
元蕩三期花神廣場→芳虹橋→元蕩村→元蕩驛站→黿蕩小館→元蕩慢行橋→漁歌驛→牡丹樓→元蕩三期花神廣場
23公裡的環湖路線,全程路況良好,適合有一定騎行基礎的愛好者。沿途經過多個特色景點,包括橋梁、村落、驛站等,風景豐富多樣。
資料:市文化旅游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