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這裡的種子很“厲害”

2025年03月14日16:37 |
小字號

3月5日上午,記者走進廊下鎮一家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看到大棚裡一排排綠油油的“滬芊”和“繽紛三號”生菜長勢茂盛,散發出蔬菜自身所帶的清香。與普通生菜相比,這兩個新品種不僅口感更加脆嫩,產量更高,而且晚包心的特點可延長採收期,目前已經在合作社大面積種植。

負責人馬天表示:“兩個品種的畝均產量都比常規品種提高了500公斤左右,由於這個品種是特定的,所以市場佔有率有屏障保護,售賣方式也很有優勢。”

據介紹,作為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經過多年攻關培育出的新品種,“滬芊”和“繽紛三號”生菜在具有抗病性強、產量高、品質優等特點的同時,還打破了國外種源的壟斷。目前,生菜種子已逐漸擺脫歐美的束縛,有了自己的中國身份。其中新品種“滬芊”,在江蘇南通等地實現大規模種植,同時推廣至全國多地。

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金山實驗站副主任魏仕偉表示:“目前在全國20個省布局,在生菜色主產區,包括河北、雲南、山東、福建等地都有規模化的推廣與種植,累計推廣面積超過13萬畝次,在上海每年可以推廣5000畝的體量。”

除了生菜,近年來,金山區在食用菌育種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廊下鎮聯中食用菌合作社的現代化的大棚裡,菌床上一朵朵鮮嫩的“k6”蘑菇破土而出,與以往使用的國外進口菌種“a15”比較,自主選育的“k6”更加白淨圓整,商品菇率達到了90%以上。

該合作社負責人陳林根表示:“k6已經種植了兩年多時間,它的表面更加完整,白度更高,突出優點是它的抗病能力強,抗耐高溫。”

陳林根透露,為了打破國外對雙孢菇菌種的壟斷,2014年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所黃建春研究團隊與上海聯中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開展合作,經過反復試驗、測驗,最終篩選出“k6”菌種,這種雙孢菇抗逆性強,品質卓越,甚至超越了進口品種。目前,該品種已經通過上海種子管理總站新品種的認定,在廊下鎮已實現規模化種植,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后續將在全國進行推廣。

陳林根表示:“我們依托農科院、高校,將在廊下做一個種子廠,預計每年3000噸產量,這個量可以面向十幾家廠。”

除了生菜、雙孢菇外,市農科院基因中心科研團隊在廊下萬畝良田基地培育出節水抗旱稻“八月香”,推廣后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相關研究獲得上海市農業領域首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發揮“南繁硅谷”等重大農業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種。近年來,我區加快發展種源農業,以種源農業為突破口,全力解決農業發展“卡脖子”難題,推動都市現代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金山區現代農業園區管理中心規劃管理科科長李葉表示:“種源農業是我們金山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這項工作需要不斷地推陳出新,一是聚焦特色的產業,比如說食用菌﹔二是提高種源農業的科技支撐,例如在廊下地區聚集了很多基因中心,以及吸引了農科院、交大、海洋大學的教授團隊入駐。”

(來源:i金山)

(責編:沐一帆、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