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22號線越江隧道全部貫通 崇明島將不再沒有軌交

2025年03月14日09:37 |
小字號

22號線越江隧道全部貫通

建成后將結束崇明島沒有軌道交通的歷史

經過長江江底長達9公裡的長距離穿越后,直徑13.5米的“申崇號”超大盾構機近日順利抵達接收井,上海軌道交通22號線(崇明線)工程北港越江大盾構區間隧道順利貫通。“申通號”盾構機曾於去年順利打通南港區間,此次“申崇號”盾構機成功穿越長江,標志著22號線穿越長江的隧道已全部打通,為全線通車奠定了基礎。

22號線途經浦東新區、長興島和崇明島,全長42.232公裡,共設8座車站,包括金吉路站(換乘9號線)、申江路站(換乘12號線)、高寶路站、凌空北路站、長興島站、陳家鎮站、東灘站、裕安站,全部為地下車站。建成后,將結束崇明島沒有軌道交通的歷史,為區域發展增添強勁動能。

為實現超長距離長江穿越施工,上海地鐵獨家定制兩台大盾構“申通號”和“申崇號”,刀盤直徑都超過13米,足有四層樓之高。“設計如此大的直徑,主要是出於節約岸線及地下空間資源的考慮。”申通地鐵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假如用6米左右直徑盾構,那麼隧道就要採用雙洞單線模式。因長江底可供施工的空間有限,且要為將來的規劃留下余地,所以採用更為節省空間的單洞雙線模式,為此設計出超大直徑盾構。

首次穿越長江,挑戰自然不小。“22號線超大盾構在穿越長江天塹的同時,還要面臨砂性土及承壓水層的考驗。”面對這一情況,項目團隊本著“保頭護尾”的原則,在施工過程中通過科學設定切口泥水壓力、合理控制盾構與管片姿態等方式,保証盾構機長距離穿越長江的安全穩定。

推進過程中,數字化手段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項目團隊通過“數智隧道”智能管控平台,集成盾構磨損監測系統、隧道內交通控制系統、有毒有害氣體監測預警及通風系統等生產要素,實現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控和追溯性閉環管理。

同時,通過智能管控平台,設置合理的參數范圍,採用AI監控配合人工的方式,實現對隧道成型質量、關鍵推進參數、盾構姿態等數據自動化實時採集,確保施工參數的准確性。

隨著本次北港區間的貫通,越江隧道區間已經全面進入內部結構施工階段,預制煙道板安裝、現澆中隔牆施工等作業正多斷面有序開展。

據了解,22號線8座車站已全部開工,其中高寶路站、長興島站、申江路站、東灘站、凌空北路站5座車站主體結構已封頂,盾構推進已累計完成33.5公裡(總體完成率52%),包括南港和北港段隧道(共16.8公裡),另有13台6.9米級盾構正在推進中。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束涵)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