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金山區師德標兵,有你認識的嗎?

師德
是教師的靈魂,是教育的基石
它不僅僅是一種職業操守
更是一種人格魅力的體現
金山區教育局評選產生
1個團隊、9名個人
為2024年金山區師德標兵
交流展示活動人選
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
踐行著師德的真諦
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一起去認識一下他們!
金山區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團隊
2023年8月,金山區教育局積極響應中組部、教育部等號召,挑選高中校長、骨干教師組成10人團隊赴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第一中學開展“組團式”幫扶。團隊成員深入學校,一學期聽課近400節,開展座談活動16場﹔提出精細化管理和質量提升策略,並牽頭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試點﹔在高三一分部實施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資優生雙師課堂試點﹔構建滬滇教師學研共同體,促進教研升級、教育增值。組建金山區高中學段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特級校長專家團隊,通過“線上+蹲點”相結合的指導方式,推進學校內涵發展。
上海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吳曉燕
從教19年來,吳曉燕先后擔任過10年班主任,4年年級組長,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她潛心鑽研業務,積極探索如何將雙新理念融入教學實踐,兩次獲評金山區“明天的導師”工程金苗獎。她熱愛學生,所帶班級班風好,並曾獲評金山區先進班集體,個人曾被評為2017年金山區德育先進工作者。擔任教導處副主任工作以后,提出“問題導引式”課堂教學法,積極推進指向核心素養培育的教研活動研究。
上海現代化工職業學院 殷潔
殷潔長期耕耘在金山特殊職業教育領域,曾榮獲金山區首屆特殊教育先進個人。她創建了多學科聯動教研模式,深入特殊家庭了解學生需求﹔她倡導“備課備學生”理念,創建了《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她牽頭建設了上海市首個特殊中等職業教育VR虛擬仿真實訓室,指導學生榮獲全國青少年航空無人機科普大賽“慈善情 飛天夢”專項賽上海市團體一等獎。她帶領團隊與企業合作,建立了特殊職業教育實習基地,並創新開設了《認識實習》課程。
上海市羅星中學 陳旭蓮
陳旭蓮多年擔任畢業班的英語教學,始終致力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精神。她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以嚴謹的態度影響學生,用心做事,用愛育人。她注重因材施教,努力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曾榮獲上海市優秀青年志願者、金山區首屆“金穗杯”青年教師教學評優中學組英語學科二等獎、“明天的導師”工程金苗獎等。
上海市朱行中學 周歡新
從教40年來,周歡新擔任了38年的班主任工作。他用科學的方法、智慧的言行有效管理班級,樹立良好的班風和學風。他專業知識扎實,所任教學科成績優良﹔他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幫助學困生,增強其自信心,提高班級凝聚力。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的他得到學校、家長及社會的一致好評,曾榮獲金山區園丁獎、朱行鎮優秀教師、學校“最美班主任”稱號。
上海市西林中學 楊宸佶
楊宸佶專注於初中物理教學,教學成績優異。他創新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任教班級成績名列前茅,曾獲金山區教育局嘉獎。他通過各種活動和比賽,激發學生興趣,提高他們的科技素養,在長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奧林匹克挑戰賽中取得佳績。他樂於為社區服務,積極參與公益活動,成為金山區第五十八例造血干細胞捐獻志願者,曾榮獲2024年金山好人。
金山區朱涇第二小學 顧艷
從教26年來,顧艷善於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並讓它發揚光大。她關愛每一個學生,走訪每一個學生的家庭,並制作“成長記錄卡”。“聚德小銀行”是她管理班級的金點子,學生們在參與班級管理中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行﹔她組織班級家委會和家長講師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助力學生快樂成長。她發揮表率作用,主動承擔各種比賽和公開課,認真指導青年班主任。曾榮獲上海市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優秀班主任、金山區園丁獎、金山區優秀輔導員等。
金山區濱海學校 王志霞
王志霞始終堅持“忠實、踏實、扎實”的工作態度,從教18年來,為特殊教育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她用愛心細致照顧班裡的學生,教給他們生活自理的能力,為他們開展合適的個別訓練,為他們爭取發展特長的機會。她堅持專業引領,扎實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和課題研究,先后完成3項區級課題研究,3篇文章在刊物發表,多篇教學設計、論文(案例)等在評比中獲獎。曾獲金山區優秀班主任、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園丁獎等榮譽。
金山區臨潮幼兒園 俞雪花
俞雪花在幼兒園衛生保健領域耕耘了30年,始終守護著孩子們的健康。她是金山區唯一的市優秀保健員,曾獲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市先進保育工作者。她注重自我學習,認真研讀規范和指南,主動參加各項業務培訓,取得營養指導師、急症救助培訓師、保育培訓師等資格証書,參加區三大員技能競賽獲特等獎。她擁有豐富的保健管理經驗,作為首批市“保育帶頭人工作室”帶頭人,積極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在區域乃至市級層面具有一定影響力。
金山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陳昕
陳昕用童心、真心、愛心、熱心在語言藝術教育的百花園裡辛勤耕耘,得到各方的一致認可和贊譽。她積極探索創新,把戲劇學院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技巧運用到少兒語言課程中,逐漸形成自己輕鬆愉悅的教學風格。她善於把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創作多個作品在各類比賽展演中獲得好成績。她關注基層學校的藝術需求,輔導張堰小學等學校參加“明日科技之星”市級選拔賽,用藝術小品的形式演繹科技創新作品,獲得佳績。
(來源:i金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