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五周年 | 繪就兒童友好城市溫暖底色!楊浦這一項目入選優秀案例→

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作為首提地的楊浦,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生活青春涌動,一起來感受這座越來越“YOUNG”的人民之城……
為積極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促進兒童參與全過程人民民主,構建兒童參與長效機制,日前,上海市婦兒工委辦開展了上海市兒童參與優秀案例征集活動。此次活動共有136家單位選送151個兒童參與案例,經專家評審,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等單位申報的30個案例入選“2024上海市兒童參與優秀案例”。
其中,楊浦區婦兒工委辦公室申報的“楊浦區校社聯動兒童友好成長項目”入選,為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提供了“楊浦范式”。
兒童友好,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動實踐。近年來,在《上海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的頂層指引下,楊浦區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以校社聯動為支點,著力打通兒童參與的各個環節,為兒童在城市建設、社會生活、校園學習等各個領域真聽、真看、真發言搭建起了“暢所欲言”的平台,讓兒童真正成為城市規劃建設的“主人翁”。
以校社聯動為支點,
撬動“1米高度”的廣闊視野
“兒童友好”不僅僅是硬件設施的配套,還應該真正從“1米高度”視角去探索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為此,近年來,楊浦區婦兒工委辦公室積極籌建校社聯動平台,通過織密這張多方共建的“兒童友好網”,成功搭建起以學校為基礎,社區聯動、社會資源引入的兒童參事議事平台,讓孩子們通過這個平台脫離“兩點一線”的學習生活,開拓社會視角,暢所欲言地去探索兒童友好城市的楊浦路徑。
“在眾多校社聯動活動中,兒童充分自由表達對於城市建設、校園和社區生活環境提升的想法,也通過社區實踐豐富了他們的眼界和思想。”上海音樂學院實驗學校副校長周燕君介紹說,學校“友童參事會”的學生們積極參與“九龍倉元宇宙快樂星域計劃”互動課堂,鍛煉和培養了社會觀察力和思考力,他們走進社區參與社會實踐,為建設兒童友好美麗社區出謀劃策。
在市東實驗學校,“小小講解員”設計了以濱江解說類議題讓同學們進行思考,通過兒童自己對建筑的探索與理解,寫下建筑的前世今生,打造“建筑可閱讀”概念。
從頂層設計到制度創新,從空間改造到服務優化,如今,“楊浦區校社聯動兒童友好成長項目”這一平台成功撬動了“1米高度”的廣闊視野,幫助孩子們對於學校、社會開啟了“新視界”,在校園建設、城區治理方面也碰撞出了更多“1米視角”的火花。
“童言童語”落地成真,
楊浦12個街道兒童議事全覆蓋
建設兒童友好城市,不僅要認真聆聽來自“1米高度”的諫言,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們的想法,讓這些“童言童語”落地成真。
開魯新村第一小學曾經以“童創美麗校園”為主題,特意開辟出一塊小菜地,讓孩子們進行設計,並邀請“大觀設計公司”的設計師前來進行專業指導,最終形成以兒童為主導的設計作品。孩子們看到自己親手設計的成果充滿了成就感,此后以“主人翁”的身份更加積極參與校園的建設。
據了解,由區婦兒工委辦指導,社會組織推進政府、社區、學校三方聯動,在學校內已經成立了“友童參事會”、“友童記者站”,並由專家團隊組建的“快樂童行智囊團”引導學生們以“小主人”身份,共同參與討論公共事務,這些參與討論最終都會落地,形成兒童議事報告,提交至相關部門。
目前,“楊浦區校社聯動兒童友好成長項目”所搭建的兒童參事議事平台已覆蓋全區12個街道的幼兒園、中小學共計31所學校,並且分年齡層進行參事議事活動的多元化設計。
兒童友好
已深度融入楊浦的城區肌理
“針對低幼齡幼兒園小朋友,將兒童友好滲透進日常生活中,用符合他們學習特性的涂鴉、繪本、插畫等形式完成參事議事的環節。針對中小學生結合學校特色打造專屬活動內容,針對提高學習效率、加強家校溝通交流、‘15分鐘生活圈’等議題開展參事議事活動,並且以參事會發布倡議書、決議等形式完成參事議事。”區婦兒工委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兒童友好已深度融入楊浦的城區肌理,成為楊浦高質量發展的一抹“鮮亮旗幟”,區域內各類豐富多彩的校社聯動活動融入了孩子們的日常學習生活。
楊浦區紅領巾小記者團的成立,培養出一批批楊浦的“小小代言人”,青少年以學生視角去採訪報道自我成長、楊浦發展和上海建設的故事。
“楊浦少年說”全媒體風採展示實踐活動更是聚焦青少年群體,鼓勵大家“說楊浦事、贊楊浦人、頌楊浦情”,傳播楊浦“文明的聲音”。
漫步在楊浦濱江,“兒童繪本”“大橋公園療愈”“小小社區規劃師”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們樂學樂玩之余,成為“能思、會想、有行動”的社區小公民。
(來源:上海楊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