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加持”,滬上實體商業的流量新密碼

去黃浦江邊看露天電影,滬上商場通過文商旅體展融合引客流帶消費
文化藝術“加持”,實體商業的流量新密碼
夜幕降下,暑氣消退,徐匯濱江成為人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沿著巨大的水泥廠房改造的商業體往江邊走,戶外廣場逐漸開闊,你可以不時與滑旱冰、逛市集的人群相遇。
“藝術感拉滿、濱水景觀無敵”,讓新近開業的GATE M西岸夢中心成為上海很“city”(有都市感)的所在。
8月30日至9月17日,GATE M西岸夢中心每逢周末、節假日推出電影和音樂會活動。以復古露天銀幕結合主題電影片單、“濱水放映場”搭配“水岸音樂會”、微醺市集的創新形式,吸引市民和游客。影院一度是新開商場的標配,值得注意的是,前身為亞洲大型水泥廠的GATE M西岸夢中心沒有影院入駐,卻用“濱水放映”的形式讓歷史和都市節拍合奏、電影與城市生活共鳴。
從國內首個策展型零售商業空間淮海TX,到集文化藝術、商業消費、旅游娛樂於一體的濱水綜合體GATE M西岸夢中心,記者觀察實體商業在上海的進階發展后發現,“內容力”越來越重要。
無論是“展覽+”還是“影院+”,無論是與景觀結合的露天電影放映還是元宇宙技術加持的“下一代影院”——大空間沉浸式體驗項目,都在上海形成文商旅體展融合,吸引客流、帶動消費的新樣本,也為城市更新帶來新的動力。
組搭子去江邊看電影
黑色鋼結構的露天電影舞台,鋼架猶如尖屋頂,像是憑空隔出的“黑匣子”空間,不久前的一個夜晚,記者在GATE M西岸夢中心的濱水放映場體驗了露天看滬語電影《愛情神話》。當微風吹過,隱約能聞到一絲江水特有的味道,幕布則泛起微微波浪,有觀眾禁不住感慨:“風吹銀幕太鬆弛。”
舞台下圍起的座椅區坐滿了觀眾,既有老年觀眾,也有陸續憑借商場消費積分兌換入座的年輕人,他們沉浸在電影劇情中,偶爾吸一口手中的奶茶,並不時被情節逗得大笑。露天視野開闊,銀幕位置不低,音響效果不俗,也有觀眾坐在稍遠一點的休閑長椅上觀摩。人圍了一圈又一圈,就連身穿保潔和保安制服的工作人員也忍不住停下腳步看上幾眼。
如果說傳統的露天電影放映更注重便民性,那麼濱水的露天放映場則更像是可打卡的文旅景觀,而電影成為這個特殊空間的絕佳調色,讓這裡非常“出片”。年輕女性常常停下腳步圍觀一會兒,掏出手機記錄。年輕的男性則蹲在地上,應女伴要求拍攝各個角度看電影的“打卡照”。照片發布到社交平台,又會進一步放大人流集聚效應。
“濱水放映場”和“水岸音樂會”背后的合作方是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電影)旗下專注於打造電影流行文化的活動廠牌“SFC EVENTS”。上影·聯和院線市場營銷部副總監劉芸介紹,在GATE M西岸夢中心的這個項目,是SFC EVENTS與開發方理念接近、一拍即合,希望共同打造多元、年輕、開放的城市濱水文化消費生態。
“‘濱水放映場’和‘水岸音樂會’都是開放式的,使用商場消費積分可以兌換入座席位,在西岸濱江散步、慢跑的市民和游客,無論是否消費都能免費圍觀。”劉芸發現,活動片單一發布,在社交媒體上就有網友自發組搭子、搬凳子去觀影,“觀眾的很多有意思的反饋讓我們感到驚喜。比如寵物友好場放映活動舉行后,有網友說,‘銀幕裡有橘貓,座位邊有灰狗。是誰想出了在濱江露天放電影?我走不動路了!’”
“上海有自己的‘阿那亞’。”有人發現,位於秦皇島的網紅社區阿那亞最近也在舉辦海浪電影周,放映露天電影。GATE M西岸夢中心沿岸線800米鋪陳,從這裡出發,可以步行至西岸美術館、西岸穹頂藝術中心等,新建的西岸大劇院也已蓄勢待發。隨著商業配套補足區域空白,在文化藝術內容的加持下,這裡的城市景觀多了留住人流的可能性。
讓年輕群體回歸線下
盡管連日來的露天放映熱鬧非凡,GATE M西岸夢中心目前卻並無影院入駐。此次放映的片單由SFC EVENTS團隊根據活動主題“上岸看電影”並結合演出內容定制,包括《縫紉機樂隊》《愛情神話》《揚名立萬》《愛樂之城》《新神榜:哪吒重生》等,屬於老片展映。想看院線新片的觀眾,隻要過條馬路,就可以去隔壁的CMG融媒影城觀影。
在劉芸看來,“濱水放映場”作為快閃合作,不會替代商場裡的實體影院。目前,上海電影正在探索將SFC上影影城煥新,打造成為娛樂綜合體,例如SFC上影影城(世博店)以賽事為特色、SFC上影影城(美羅城店)以動漫為主題,通過沉浸體驗、影片巡展、豐富多元的主題活動和社群互動,讓年輕群體回歸線下。類似“濱水放映場”的快閃合作形式,則是基於對傳統流動放映的革新,是院線與商場、品牌合作的一種更靈活的模式,同樣包含著讓年輕群體回歸線下的思考。
“在國外,悉尼Westpac OpenAir Cinema已連續舉辦27年,電影放映以歌劇院、海灣大橋和城市天際線為背景,成為悉尼夏夜的重要活動。我們也希望‘濱水放映場’可以成為上海重要的電影之約。”劉芸說。
日前,為期三個月的2024年電影暑期檔以116.43億元收官,電影票房、觀影人次、場均人次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電影內容缺乏持續曝光、年輕觀眾流失等成為業內關注的問題。“面對豎屏短劇、網絡直播等挑戰,SFC EVENTS的活動策劃、內容選擇,以理解消費者社交需求、滿足情緒價值為出發點。無論是探索分線化、分眾化發行,還是策劃經典影片展映,抑或是露天放映,我們都希望把‘去看電影’打造成市民文化消費、特別是年輕人群休閑生活的日常選項。”劉芸介紹,“上岸看電影”是SFC EVENTS“去看電影”流行計劃的單元之一,目前其他活動也在籌備中。
去看電影,關鍵在於“去”。這意味著讓更多人走出家門,走到城市的各個空間。“上海正著力打造‘電影之城’,不止在西岸,也在露台、公園、美術館……SFC EVENTS將與不同空間合作,以不同的活動形式,將電影文化融入城市生活方式。”劉芸說。(記者 鐘菡 施晨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