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嘉定公安試點牽頭推進微網格基層治理,成效如何?

2024年09月12日08:59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老人系在綠化帶裡的幾根晾衣繩,多次引發居民和物業間的矛盾。在上海基層社區,類似的矛盾和問題時有發生,如何高效推進解決,是基層治理的難點和痛點。

今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在馬陸、外岡等街鎮,試點公安牽頭推進微網格治理工作,進一步拓展“三所聯動”外延,力爭把困擾老百姓的安全隱患、矛盾糾紛、治安亂點等問題解決在“家門口”。

白銀一坊社區洪德四坊是動遷安置小區,老年人多。一些老人習慣把被子、衣物隨意晾在綠化帶等公共設施上,甚至在兩棵樹中間系上晾衣繩“就地取材”。

但是,這個習慣在物業管理方看來,不僅影響小區環境,還存在安全隱患。盡管多次勸阻,可收效甚微。

社區居民楊瓊,也是社區微網格的網格員,一次聽到居民和物業工作人員發生爭吵:原來是多次勸阻無果,物業干脆一刀剪斷了居民的晾衣繩,與居民的沖突也一觸即發。她馬上聯系社區民警周炅。

幾根晾衣繩,既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需求,也是導致矛盾的導火索。周炅第一時間抵達現場,制止沖突的同時,也聽到居民有晾晒的實際訴求。有人提議,應該在小區公共空間增設共享晾衣設備。

按職責劃分,這事不該由民警接手﹔要解決這個問題,民警也缺少抓手。這也是基層管理力量面臨的普遍困境:往往單打獨斗,遇事心中沒底,就怕“接了球傳不出去”。

如今,周炅有了新身份——白銀社區單元網格副網格長,被賦予了牽頭微網格治理的職能。依托微網格一體化機制,他快速召集城管部門、房辦部門、居委干部和居民代表,共同破解晾衣難。城管部門對公共區域建晾晒點是否涉及“違建”,給予認定﹔房辦部門則對修建費用如何支出,提出建議……小區綠化帶隨意拉扯的晾衣繩,現在變成了固定的共享晾衣架,解了多方心結,也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白銀社區實有人口數達4600多名,按照每300—500戶劃分的原則,被劃分為4個微網格。每個微網格都配備3名網格員,由人口協管員、城運隊員、聯勤隊員、社工、居委干部等社區治理力量擔綱。

結合警務專業優勢和網格員力量,周炅能及時發現微網格中的治安問題、矛盾糾紛和亂象隱患,讓社區治理和警務工作更加“耳聰目明”。加上城管、市場、司法等21個條線網格包干保障力量“按需入群”,快速形成合力,有效扭轉各管一攤的局面。微網格內,一系列涉及多部門管理的“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

借助數字化手段,公安還牽頭開發了微網格“e嘉人”小程序,居民發現身邊的矛盾、問題和隱患,手指輕輕一點,就能轉入微網格工作處置的信息流轉程序,形成居民議事求助的“虛擬社區”。通過積分兌換禮品、“一事一獎”等鼓勵方式,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參與社會治理,社區警務力量也變得空前強大。

“讓派出所所長和社區民警入職擔任相應層級的副網格長,牽頭推進微網格基層治理工作,充分發揮了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層的作用,也實現了風險隱患綜合治理的提質增效。”嘉定公安分局治安支隊支隊長李志俊表示,公安力量匹配“微網格”,有效暢通基層治理毛細血管,讓社情民意在網格中隨時掌握、矛盾糾紛在網格中跨前化解,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從“最后一公裡”精細到“最后一百米”。

試點以來,馬陸、外岡等街鎮網格員共發現整改消防隱患2.3萬處、治安隱患9420處,前端處置無証設攤、佔綠毀綠等城市管理問題1340起,收集治安線索37條。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