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山公園,還有這麼多故事……

百年中山公園是長寧唯一的五星級公園,不少長寧人都曾在這裡留下過美好回憶。你知道嗎?中山公園的不少景點背后都有故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山公園的三座橋
見証歷史的香花橋
在中山公園的西北處有一座古橋,名為香花橋,這座橋於1958年法華浜填埋后,移至中山公園,與小橋流水共同構成公園西北處的景觀之一。
香花橋原是法華寺前的小橋,從宋明時代到新中國成立后的1958年,700年左右的時間中,香花橋一直橫跨在李漎涇(又稱法華浜)兩岸,方便居民、香客、游人過河, 到寺拜佛祈福。
香花古橋的雕刻裝飾非常精美。不論是橋頭石獅,還是石欄板雕花、望柱裝飾, 都展現了古代造物的藝術之美。
香花古橋的橋頭石獅子尤其靈動,整體形態比例協調,石獅壓胸領首,神態活潑,充滿了匠人的巧思。雖然香花橋遺跡可能並不是香花橋的原型,但是香花橋仍然對上海有重要的意義。它是曾經李漎涇上10多座橋梁的存在象征,也是法華鎮生活的見証和延續。
情人橋
中山公園的情人橋是公園內的一處獨特景觀,橋上裝設的霧森噴霧系統更是為其增添了幾分神秘與浪漫。當白霧裊裊升起時,這座石橋仿佛披上了一層輕紗,漫步其間的戀人們,宛如步入仙境,感受著屬於他們的浪漫時光。
虹橋蒸雪(大石橋)
虹橋蒸雪(大石橋)是中山公園十二景點之一,因為北橫通道建設借地,這個景點歷時8年,於去年才重新與市民游客見面。這座花崗岩大石橋建於1959年,跨越陳家池,此次復原后其兩側安裝了人工造霧設備,橋下蓬勃的草木、碧綠的湖水和綠植,都被白色的霧徐徐籠罩,形成了獨特的景觀。湖面上的水霧繚繞,像一層輕紗。陽光透過霧氣洒下來,形成了一幅夢幻般的光影畫卷,讓人仿佛置身於童話世界。
中山公園真的有座山
中山公園原本是沒有山的。1958年7月,公園擴建的時候,特意以人力挖湖筑山,挖成大小兩個鴛鴦湖,筑成一座后山,后又植樹造林,圍砌湖岸,形成“凹處聚水凸為山”的鴛鴦湖景區。
后山不高,隨意逛逛,會發現這裡樹木種類非常豐富,鬆柏、水杉、梧桐、柳樹,還有青竹、榆樹和苦楝樹,簡直是一個小型的植物園。
后山上,整體環境異常幽靜,樹上的小鳥婉轉啼鳴,林間的小路上,處處充滿野趣,下山的小路有好多條,每一條都有曲徑通幽的妙趣。
中山公園主要景點的故事
銀門疊翠
即公園一號門(南門)區域。公園南門始建於1917年,2001年因地鐵2號線建設需要,改建為總面積1.6萬平方米的開放式廣場綠地,保留原有的香樟樹林,設置架空式弧形園門、大型景觀石等,與都市市容景觀融為一體。
荷池清月
即荷花池。1937年堆造西山時,形成池塘,成為公園主要景觀之一。池呈月牙形,背靠西山坡,面對西草坪,綠化設置富有特點,黃楊造型的“中山公園”四個大字,別具情趣。
綠茵晨輝
即大草坪。公園內分布三處草坪,其中有佔地面積達8000平方米的大草坪區,綠茵綿延,視野開闊,周圍有眾多景點簇擁,富有自然風光,是公園英式景區精華之所在。
石亭夕照
即大理石亭。大理石亭是1935年遷建園內的西方古典主義園林建筑,由僑民愛斯拉夫人(Mrs. Eaward. Ezra)給公園贈建,它的階、欄、台、柱、壁以及兩尊西洋女神雕像等均以大理石制成。
花墅凝香
據悉,中山公園牡丹最早來自長寧法華古鎮,自南宋初期洛陽花工來此避難開始栽植,明代已發展至15種名品。新中國成立后,中山公園辟建牡丹園。為了延續法華牡丹的歷史脈絡,1956年,將園內的中式涼亭改名為“牡丹亭”,同時擴展約4千平方米園地,筑成大小15處牡丹花壇,並從菏澤、毫州等地引進30多個品種、300余株牡丹,成為新中國成立后上海市最早建成的牡丹觀賞園地,享有盛名。
林苑聳秀
即山水園。1947年上海市工務局擴建植物園,從市區各公園、苗圃以及東南各省移植樹木共159種。新中國成立后,進一步補充和豐富植物品種,使植物標本達到400余種,成為上海市植物種類最多的公園。
芳圃吟紅
即月季園。據悉,月季是公園的特色花卉,起初在園內散植,為方便游客觀賞月季而辟建月季園,成為舊上海著名的月季培植園地。1956年擴建為規則式和不規則式兩處月季園。2001年再次擴建,使園地面積擴展到3300平方米。
舊園遺韻
即二號園門。后門園區原來是英商霍格的私家“兆豐花園”,1914年花園改建為公園時,園門即設在現址。近百年來,這裡林木蓊郁,風貌依舊,頗具幽思。中山公園萬航渡路一側圍牆打開以后,這處景點依然保留。
獨木傲霜
即大懸鈴木。據載,大懸鈴木來自意大利,1866年由花園園主霍格種植,至今已經歷150多年滄桑歲月,現在已是華東地區樹冠最大、樹干最粗、樹身最高的懸鈴木。現在,這株百年懸鈴木走出了圍牆,是萬航渡路上的“C位景點”。
銅鐘
東草坪附近的銅鐘,也是公園一處頗有歷史感的風物。據了解,它是1865年在美國紐約制造,高4英尺(1.22米),鐘底直徑6.3英尺(1.92米),重約2噸半,於1881年運來上海。最初置於公共租界救火會瞭望台,為上海最早的救火鐘。此鐘於1922年移置公園內,供游人觀賞。公園現有銅鐘是於2013年按照史料記載同比例仿制的。
山地竹亭
櫻花亭
除了這些,百年中山公園其實還有很多獨特的小景點,比如,山地竹亭、櫻花亭等,分外雅致、別具一格。大家有空來逛逛吧∼
(來源:上海長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