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加強規范,讓家電維修便民又省心(百姓關注)

本報記者 季覺蘇
2024年09月02日09: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天氣炎熱,空調使用和維修都進入高峰期。前不久,家住上海浦東新區的蔣先生收到一張維修廣告小卡片。蔣先生撥打了卡片上的維修電話,維修人員很快就上門對空調進行檢查維修。最終,蔣先生3000多元買的空調,這次維修花費1000多元。

  “我和鄰居聊起來,發現別人家修空調根本沒這麼貴。再給卡片上的號碼打電話,對方發現是來投訴的,直接就挂斷了。想去網點當面理論,卻發現地址是假的。”蔣先生說,感覺自己被騙了。

  今年6月至7月,上海市消保委共收到247件有關空調維修的投訴。投訴者中,大部分是中老年群體,尤其以獨居老人為多。隨后,上海市消保委工作人員在全市16個區的居民小區收集了維修類信箱小廣告257張,按照小廣告上的地址實地走訪了1003個,發現988個地址是假的。其中,714個地址的門牌號根本不存在,274個地址不是家電維修店鋪。除小廣告外,還有商家通過網絡平台發布信息,店址連具體城市都無法確定。

  分析可見,空調領域的維修亂象主要是“小病大修”,甚至“無病亂修”。例如,空調線路板上的感應器壞了,更換成本不到100元,但維修人員會說成電腦板壞了,要收費幾百元。還有維修人員會以“超過質保期”為由,加收人工費、配件脫產費等。

  “一些消費者通過網絡或者電話下單,維修人員隻要上門了,這種情境就會給消費者帶來壓力。”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姚明斌說,“尤其是天氣炎熱,著急用空調,消費者沒有時間進行充分權衡思考,隻能按照維修人員所說進行交易。這種情況下,容易引發消費糾紛。”

  實際上,如果消費者不接受高價,對上門的維修人員說“不”,有時也無法避免受害。網友孫先生在人民網“人民投訴”留言說,近日家裡空調壞了,他通過某平台聯系了一家空調維修公司。“維修人員說空調啟動器壞了,維修要260元。我現場咨詢其他維修店得知啟動器也就100元左右,所以拒絕了他們。”孫先生說,結果維修工走時弄壞了空調外機壓縮機的線路。

  消費者權益受損后,想要挽回損失也存在不少困難。湖南瀏陽市的蔡女士反映,因家中空調漏水,其在某網絡平台聯系了空調維修服務,維修漏水並加氟共花了1150元。“修完后空調依然漏水,聯系維修師傅,對方拒接電話。”蔡女士說。

  據了解,大部分維修投訴,不管是通過信箱小廣告還是網絡平台購買的維修服務,都很難找到當時的維修人員。這類人員流動性高,也沒有實體的工作場所,即使找到了當時的維修人員,但如果對方辯稱交易前已經報過價格,消費者自願支付費用,空調也修好了,不存在不當服務,消費者也無可奈何。“由於家電維修領域容易產生名目繁多的附加費用,也沒有統一的收費標准,很難界定哪部分多收費了、多收了多少費用。”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說。

  “普通家庭對於空調維修具體的零部件價格不甚了解,處於信息獲取弱勢一方,容易被多收費。”姚明斌分析說,價格應該由市場決定,但前提是維修服務信息必須詳實透明,還應加強第三方的信息披露,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還有讀者呼吁,市場監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家電維修市場的監管,及時回應群眾投訴,對於群眾投訴較多的維修商家進行罰款,吊銷其營業執照,要求電商平台懲治失信商家,採取市場禁入等措施,倒逼商家提升服務質量。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02日 07 版)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