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管理更精細化 上海推出第三輪三年行動計劃
上海推出第三輪三年行動計劃,聚焦“馬路拉鏈”、房屋安全等問題
錨定“硬骨頭”,讓城市管理更精細化
■結合新一輪行動計劃,上海正在系統整治“馬路拉鏈”
■聚焦電動自行車“充、停、改”問題推進專項整治
■對3萬台投入使用滿15年的老舊住宅電梯開展安全評估
記者日前從上海市住建委了解到,經過一年多調查研究,《上海城市管理精細化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正式發布。這是2018年以來,上海推出的第三輪精細化管理計劃。
“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本輪行動計劃以問題為導向,重點解決市民集中反映的突出矛盾。”上海市住建委城管處負責人表示。
翻閱新一輪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包括六大類31項實施內容。記者發現,市民們普遍關心的話題都有所涉及,“馬路拉鏈”、電動自行車安全、建筑垃圾、居民“拎馬桶”、物業管理等,都是長期困擾上海城市治理的“頑疾”。這些“硬骨頭”要怎麼啃?
掘路修復驗收“一路一檔”
在市區生活工作的人們想必深有感受,有些路修完沒多久又有人來修,這次是埋電線,下次是修燃氣管道,過一陣又是修水管,一條路像拉鏈一樣開開關關。施工圍擋一遮,行人隻能繞行,沿街商家絞盡腦汁露出店招……長此以往,影響的不僅僅是城市形象,還有人們的生活品質。
“目前,上海正處於地下管線掘路高峰期。”2023年至2025年,地下管線掘路計劃完成約2680公裡。上海市交通委設施養護處有關負責人坦言,根據調研,2023年,上海全市路面平整度指數總體處於優良水平,但部分道路狀況仍不理想,存在反復開挖多,臨時修復差等問題。
記者了解到,這些長期存在的“硬骨頭”之所以難以根除,根源在於它們橫跨多個領域與部門,復雜性和綜合性遠遠超出了單一主管部門或單一管理環節問題的解決。
結合新一輪行動計劃,上海正在系統整治“馬路拉鏈”,建立“一路發起、多路協同”掘路機制。
在源頭上,強化掘路審批管理,杜絕違規掘路情況發生,嚴格按照年度綜合掘路計劃開展具體審批工作,不允許隨意套用市政管線接入、零星掘路及搶修掘路等名義變相為無計劃項目“開綠燈”。對無掘路計劃、新改擴建道路五年內或者大修道路三年內的掘路項目嚴格控制。
在施工中,加強監督,要求掘路修復單位嚴格執行修復標准,全方位提升修復質量。
在驗收環節,完善修復驗收機制,做到“一路一檔”。組織跨部門聯合檢查,定期披露存在問題。充分結合日常設施養護巡查工作,對開挖修復路段進行修復質量跟蹤復查,對產生沉降等問題的路段及時採取必要措施,視情況對項目掘路單位及修復單位進行追責和通報。
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安全監管
截至6月底,上海注冊登記電動自行車共1124.45萬輛,今年新注冊57萬余輛。物流配送快速發展,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與日俱增,由此產生的安全隱患成為突出難題,單靠小區物業管理,很難有效根除違規充電現象。
市應急局綜合協調處有關負責人說,新一輪行動計劃提出,深化電動自行車全鏈條安全監管。目前,上海已經成立了市級層面的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工作專班,統籌多個部門,聚焦電動自行車“充、停、改”問題推進專項整治。
在提升違規入室停放和充電行為的技防水平的同時,嚴厲打擊非法改裝拼裝行為,未來三年,上海將更加注重源頭治理,完善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改裝、停放、充電、使用、報廢、回收等各環節的監管機制。
為了提高電動自行車充電的安全性,上海還將進一步加快充電設施建設。目前,充電樁建設仍面臨“建設成本高”“選址要求高”“充電價格高”的“三高”問題,未來需要依靠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實行“一小區一策(方案)”或“一村居一策(方案)”,確保充電設施增加的同時,總體風險可控。預計全市充換電櫃總量達到2萬個。
建筑垃圾全過程閉環管理
上海每年要產生大量裝修垃圾和工程渣土等建筑垃圾,這種大體量的建筑垃圾對收集、運輸、處置等各個環節都是巨大的挑戰。城市的消納空間資源有限,也增加了處理難度。
新一輪行動計劃明確,避免建筑垃圾私拉亂倒違法違規現象發生,完善建筑垃圾全過程閉環管理體系,提升消納處置能力,加大數據賦能,強化源頭工地、運輸作業、末端處置全鏈條監管。
同時,加快“無廢城市”建設,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利用,到2025年裝修垃圾和拆房垃圾資源化處理率達到75%,到2026年建筑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93%。
提升小區品質升級美麗家園
老百姓的居住環境,是感受城市管理精細化最直接的場所。
為了滿足基礎民生需求,新一輪行動計劃提出,要繼續提升居住環境品質。結合城市更新和美麗上海建設,持續深化“美麗街區”“美麗家園”和“美麗鄉村”建設,系統解決居民“拎馬桶”等突出民生問題。如,實施“兩舊一村”改造,完成舊住房成套改造62萬平方米,啟動城中村改造項目30個以上,到2025年全面完成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
升級美麗家園建設,完成無衛生設施舊住房提升改造1.38萬戶,基本解決“拎馬桶”問題﹔有序推動居民住宅二次加壓調蓄供水設施移交接管,新增接管1.5億平方米。
居住區和單位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率穩定在95%以上,建成“15分鐘社區生活圈”示范型街鎮5個,創建國家級完整社區5個、市級試點15個。
探索城鎮房屋定期體檢制度
上海城市化進程較早,存在不少老舊小區和老舊公共設施,亟待更新。在行動計劃編制期間,收到了5000多條來自專家和市民的意見建議,其中就包括小區環境優化、公共設施提升,以及物業管理服務提升。
新一輪行動計劃明確,要提升小區品質,持續開展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強化物業服務行業監管,落實物業服務企業責任,實現物業投訴治理“削峰斬尾強基”。
如,開展推進違法違規裝修改建、損壞房屋承重結構、擅自改變房屋用途和使用性質、房屋高空墜物安全隱患、自建房安全隱患等專項整治行動。對3萬台投入使用滿15年的老舊住宅電梯開展安全評估。
記者從市房管局了解到,上海將探索建立數字化智慧體檢、專項體檢和周期性體檢相結合的城鎮房屋定期體檢制度。今年,黃浦、靜安已在試點對城鎮既有住房開展數字化智慧體檢,截至6月,已對2117幢、約968萬平方米住房開展體檢,試點結論正處於專業機構內審階段。(記者 戚穎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