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作文 喀什來“信”
編者按
“愛我中華語言美”征文由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和夜光杯進喀什校園第二季聯合推出。一個多月前,夜光杯編輯去到了喀什六中、巴楚二中、葉城二中、澤普八中、莎車二小、莎車二中,面對面與同學們分享閱讀與寫作的要義。在此分享部分來稿,后續還將繼續發布更多優秀征文,敬請關注。
巴楚縣第二中學校門 張劍 攝
國通語搭建民族團結的橋梁
熱孜完古力·玉蘇甫
巴楚縣第二中學·高二(12)班
我出生在阿拉格爾鄉,從小學五年級才開始學習國通語,以前普通話說得不太好,從來都不敢在大眾場合開口說,心怕別人取笑。但是,有一件事改變了我。
那是2023年暑假,離家四年的叔叔從內地回來了。
叔叔從小自學了一些簡單的國通語,成年后去了烏魯木齊,給人打馕。四年前,他認識了一個從河南來新疆旅游的漢族姑娘,叔叔自告奮勇地給姑娘當導游、做翻譯。叔叔心地善良,能說會道,贏得了姑娘的一片芳心。兩人情投意合,很快談婚論嫁。他們合計,在河南打馕應該很有前途,就一起去了河南,這一走,就是四年。
去年暑假,他們回來了,叔叔帶來了非常漂亮的阿姨,我的嬸嬸。
他們給奶奶帶了很多禮品。叔叔一進屋,才跟我們打了招呼,就被村裡的發小連拖帶拉拽走了。漂亮的嬸嬸被奶奶擁在懷裡。
奶奶拉著嬸嬸的手,左看右看,滿臉微笑。可是兩人沒有辦法交流,奶奶說話,嬸嬸聽不懂,嬸嬸說什麼,奶奶也不知道。這時我就當仁不讓地給他們當起了翻譯。
他們在家裡住的兩周時間裡,嬸嬸天天陪著奶奶,我這個翻譯自然也形影不離。我叔叔內地的朋友經常打來視頻電話,說“啥時候回來呢,這裡排隊買馕的都快從鄭州排到烏魯木齊了”。聽到內地的朋友的思念和催促,叔叔也想念他們了,第二個周末,叔叔嬸嬸就登上了回內地的火車。
他們回去了以后,奶奶悶悶不樂,早上吃的飯也很少,我媽媽還以為奶奶生病了,問她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奶奶只是搖搖頭,不說話。我進屋看到奶奶坐在沙發上抹眼淚,趕緊安慰她:“現在交通方便,你兒子還會來看你的,不要難過了。”
奶奶嘆了一口氣:“我沒有難過他們,我是難過我自己。”聽到這我更蒙了:“為什麼呢?”奶奶抱著我,抹了一把眼淚:“我們小的時候,沒有條件學習。你們多好啊,和你嬸嬸會說一樣的話,真羨慕你呀!”這時我抱著奶奶,脫口而出﹔“奶奶,我教您啊!”
這個暑假,我天天教奶奶簡單的日常用語。也把老師講的故事說給奶奶聽。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秦始皇統一中國、張騫出使西域、蘇武牧羊……這些中華傳統文化故事。讓奶奶聽得如痴如醉。她老人家記憶力很好,現學現賣,常常把這些故事講給她的老姐妹聽。
現在與叔叔視頻時,奶奶大概能夠聽懂嬸嬸的話了,還會說“你好”“再見”這樣的簡單的國通語了。我的嬸嬸就夸她“您是活到老學到老呀,現在說國通語比我們流利”。把奶奶哄得像動畫片裡開心的小太陽。現在,我也會想起叔叔臨走之前對我的囑咐:“要好好學習國通語。我就因為會說國通語,才遇到你的嬸嬸,才有機會去內地發展。也正是因為會說國通語,我在內地交了很多朋友,朋友多了,生意也越來越好,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讓我懂得,學好普通話,走遍全天下。”
泰戈爾曾說:“青年人宛若晨星,閃爍著祖國未來的希望之光。”青春逢盛世,奮斗正當時。奮斗是青春最好的禮贊,學習是青年重要的職責。我要牢記叔叔的囑咐,珍惜大好的學習機會,提高自己的國通語水平,積累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為民族團結貢獻自己的力量。
葉城縣第二中學校門 張劍 攝
我眼中的喀什
馬扎比熱
葉城縣第二中學·高二(6)班
在絲綢之路的脈絡中,有一顆璀璨的珍珠:她名為喀什,意為“玉石之地”。在這片沙漠與綠洲交織的土地上,歷史與文化如同綿延的山脈,跨越時空,講述著千年的故事。喀什,這座古老的城市,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見証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是一本打開了就無法合上的歷史巨著。
在喀什,時間的流轉變得更加富有意義和韻味。這裡,日出日落不僅是天際色彩的變幻,更是歷史與文化交織的瞬間。喀什的白天熱情似火,夜晚寧靜如水,每一瞬間都是對這片土地深厚文化的體驗。
在我成長的道路上,喀什的土地用史詩般的長調深情地吟詠著它的故事。我父親的青春,便是這故事中的一道深刻的印記。在他的記憶裡,家鄉的生活異常艱辛,簡朴到了極點。那個時代,粗布麻衣幾乎成了每個人的標配,因為家庭的囊中羞澀,新衣成了奢侈的夢想。
大人們將布料撕裂,然后手工縫制,每一針每一線都是對生活的堅持和希望。那時的飲食極其簡單,甚至要依賴挖野菜來充飢。家裡的土坯房、土灶和土陶碗構成了生活的全部。僅有的一台收音機,偶爾的電影放映,成了全村人寥寥可數的娛樂。當緊急事情發生,村裡的大喇叭便是唯一的傳聲筒。那時的交通更是落后,一條條土路揚起的塵土,見証了人們艱難的腳步。生產工具簡陋,依靠牛力或人力,讓耕作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那幾本舊書、那塊磨損的黑板和幾支粉筆,構成了他們所能接觸到的全部學問。在那個年代,生活的節奏慢慢地流淌,人們在簡陋的生活中尋找著生活的樂趣。大家圍坐在一起,用最朴素的語言講述著故事,彼此分享著生活的智慧與道理。盡管物質極為匱乏,但那份簡單和純真,卻成為了我們難以忘懷的記憶。
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喀什也在悄然變化,那些艱苦的歲月逐漸成為了過去。
在國家的關懷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喀什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如今回望,那段歷史雖充滿了苦難,但也鑄就了喀什人堅韌不拔的精神。它不僅是我父親青春歲月的見証,也是喀什從過去走向現代化的寶貴記憶,永遠鐫刻在我們的心中,激勵著我們珍惜現在,擁抱未來。這個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家鄉人民的熱情與智慧,以及他們為了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他們團結一心,共同致力於家鄉的建設,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讓家鄉煥發出新的活力。我深知,這份改變離不開黨的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支持,也離不開我們家鄉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喀什不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的體現。這裡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條街道、每一個人,都是這座城市歷史和文化的見証。走在喀什的大街小巷,就像是穿越時光的隧道,你可以看到古老的建筑與現代的生活完美融合,感受到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美麗景象。
喀什,這座絲路上的重鎮,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無論是尋找歷史的印記,探索文化的深度,還是享受美食的快樂,喀什都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澤普縣第八中學校門 張劍 攝
我愛你,漢字
努爾孜巴·買買提明
澤普縣第八中學·七(2)班
漢字,你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你的形態各異,生動活潑,猶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奏響了中華民族的和諧樂章。
我是一名維吾爾族的學生,小時候的我沒有接觸過漢字,直到我上了幼兒園,第一次接觸了漢字。還記得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關於漢字奧秘的歷史故事,這堂課讓我初步地了解了漢字的奧秘,也讓我對漢字充滿了好奇和敬畏。老師看我對漢字充滿了熱愛,就手把手地教我寫漢字,每當我寫出一個漂亮的漢字,她都會滿臉笑容,豎起大拇指夸贊我,當時的我不知道對漢字的深意和奧秘,隻覺得把字寫漂亮就能讓大家開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漢字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我發現,每個漢字都有著自己的故事,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比如,“龍”字,它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勇敢和堅韌﹔“山”字,它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穩重和沉著。每一個漢字都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也發現,漢字魅力無窮,它的每一個筆畫都充滿了韻味,它的每一個結構都充滿了智慧。它的方方正正,剛正有力,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堅韌不拔﹔它的曲線優美,婉轉動人,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溫文爾雅。
我愛漢字,因為它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無論我走到哪裡,無論我成為什麼樣的人,漢字都是我最深刻的記憶,永久刻在腦海裡。我願意用我一生的時間去學習漢字,去理解漢字,去傳承漢字。漢字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大門。它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獨特魅力。每當我看見漢字,我都會被它們的美麗所吸引,仿佛置身於一個神奇的世界。漢字讓我對中華民族文化充滿了敬仰和熱愛。我愛你,漢字。愛你的行雲流水,愛你的方方正正,愛你的歷史悠久,愛你的魅力無窮。
指導教師:蘇夢嬌
莎車縣第二中學校園 張劍 攝
一滴水經過了大自然
阿依努爾·庫爾班
莎車縣第二中學·八(13)班
我,是一滴水,晶瑩剔透,純淨無瑕。我棲身於一片清澈見底的湖泊之中。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雲層,伴隨著鳥兒的歡歌,我悠然醒來。眼前的世界如詩如畫,美得令人心醉。青山疊翠,綠水環繞,古樹參天,蝴蝶翩翩起舞,鳥兒盡情歌唱……
我靜靜地觀察著這片土地,目睹了生命的輪回與變遷。我看到了一片樹葉在風的輕拂下緩緩飄落,它在空中劃出一道優雅的弧線,宛如生命的旋律在舞動﹔我看到了一隻白鷺在水面上輕盈地飛翔,它穿過繚繞的煙霧,向著遠方飛去﹔我凝視著奔騰不息的江水,感受到了那磅礡的氣勢和無盡的力量……面對這些平凡而又熟悉的景象,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與魅力。正是這些看似簡單的元素,共同構筑了這個世界。同時,我也為這片土地感到自豪。因為它擁有如此美麗的景致和豐富的資源。
然而,隨著陽光逐漸升起,當我再次俯瞰這個世界時,我不禁感到一陣震撼和憂慮。我看到了地球母親那疲憊不堪的面容,她的美麗正在被人類的貪婪和無知所摧毀……我為她感到痛心疾首,也為我的故鄉擔憂不已。我隨著白雲四處飄蕩,心中充滿了忐忑和不安。然而,當我再次回到故鄉時,卻發現這裡依然保持著往日的寧靜和美麗。我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了。然而,這種平靜並沒有持續太久。隨著重量逐漸增加,我又重新凝聚成了一滴水,伴隨著一場傾盆大雨,我又回到了這片湖泊之中。
如今的我,繼續在這片湖泊中過著平靜的生活。但是,我的心中始終充滿了憂慮和不安。我害怕有一天,我的故鄉也會變得像地球母親那樣疲憊不堪。我期待著人類能夠醒悟過來,珍惜這片土地上的每一滴水、每一片森林、每一寸土地……讓我們共同守護這個美麗的家園吧!
指導教師:趙夢玲
莎車縣第一小學校門 張劍 攝
愛我中華語言美
郭岐龍宸
莎車縣第一小學·四(6)班
語言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在眾多語言中,我深深地熱愛著漢語。
漢語,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蘊含著無盡的魅力。
它有著豐富的詞匯,能夠細膩地描繪出世間萬物的形態和情感﹔它有著優美的音韻,平仄相間,朗朗上口,如詩如歌﹔它有著獨特的語法結構,靈活多變,富有創造力。
從古老的甲骨文到如今的簡體漢字,幾千年的歲月流轉,漢語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記憶。透過漢字,我們可以領略到古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可以了解到中華民族的興衰榮辱。“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我們感受到邊疆的遼闊與孤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讓我們體會到古人的家國情懷。
讓我們一起努力學習中華語言,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讓我們用語言的力量,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傳遞愛的溫暖,去創造更加和諧的社會。正如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所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在學習語言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不斷進步,讓中華語言的美,照亮我們的人生之路。讓我們感受到溫暖和力量。
愛我中華語言美,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更是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和自豪。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講好普通話寫好規范漢字就是我們的職責和義務,用我們的智慧和熱情,去發現語言的美,去傳播語言的美,去創造語言的美。
指導教師:張燕
喀什六中校園 張劍 攝
讀《孔乙己》有感
阿依努爾·如孜
喀什六中·高三(19)班
很多人都說:“學歷成為了我過不去的坎,還不如不讀書,這樣我就會選擇當服務員、擺地攤、保安或者農民工。”大家的這些表達背后都非常的真實,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讀書並不是賺錢的唯一出路,而是提高了你看待這世界的眼力。
讀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讀書的本質是教化,勸人棄惡揚善,不是為了功名利祿,如果把教育與利益放在同一條線上,就沒有意義了。脫下長衫,就算當農民工你也要想著如何當一個成功的農民工。勇敢一點,坦然面對,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去見識不一樣的世界。聽過這樣一句話:“沒有一艘非凡的戰艦,能像一冊書籍,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你無法到達的地方,文字載你過去﹔你無法經歷的人生,書籍帶你相遇﹔那些讀過的書,會一本本充實你的內心,讓虛無單調的世界變得五彩斑斕。
讀書越多,人才會越通透。隻有在不斷閱讀的過程中修心養性,才能擺脫我們的鄙俗和頑固。這世間,沒有誰的生活沒有煩惱,唯讀書是最好的解藥。孔乙己讀多了,就會覺得自己身上或者周圍散發著似曾相識的氣息,我們心裡都住著一個“孔乙己”,我們也是在根據自己的思想,幻想價值觀而生活,也是在自己營造的虛妄的精神世界中孤獨地尋找自我,也是在用自己尚存的善良、天真、真誠和清高苦苦對抗著這個世界的漫天波瀾。讓我們停留在人生的萬花筒面前,去凝神,去思考,讓我們獲得更深刻的、更廣闊的理解力,去把握真實,去認識同類,去接納萬物。
初讀《孔乙己》,不懂先生意,再讀已是書中人。也許在人生的某一刻,你我當過孔乙己,但是,走向未來的路途中,總會遇到很多的坎坷和阻礙,也許悲觀者會在此時發言:“萬般皆是命。”但我想說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讀書也許不是改變命運唯一的途徑,但顯然是最為便捷的一條路。年輕時讀書,就像朝陽趕路。無論選擇哪一條路都是在為自己的人生畫一張越來越清晰的畫,選擇沒有高低之分,隻有立場的不同。
指導老師:熊杰、饒淼婷
(本文插圖均來自莎車二中同學的同題畫作:我的家鄉)
(來源:上海援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