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上海奉賢博物館"中國古代科技文物精華展"開幕

2024年06月20日17:06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奉賢博物館“中國古代科技文物精華展”開幕

觀眾可親手觸摸商代文物

前天,奉賢博物館2024年度大展“巧同造化——中國古代科技文物精華展”正式開幕,共展出來自全國30余家文博單位的124件/組展品。

展品涵蓋古代紙張、瓷器、青銅器、絲織品、壁畫磚、古代建筑模型等多個類目,分“天地造物”“溯古擷珍”“燦若星河”三個部分,讓觀眾在絲綢的華美婉約、青銅器的庄嚴渾厚、紙張的輕柔朴質和瓷器的光彩流轉中,感受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的深邃與深厚。

走進展廳,觀眾很容易忽視入口處展陳的一張殘缺且字跡不清的麻紙。這張西漢麻紙殘片出土於甘肅敦煌懸泉置,年代比東漢時期蔡倫發明造紙術足足早了100年。

“當我們參觀文物時,往往會驚嘆於其精致華美的外表與高超的工藝呈現,但對於文物具體是如何制作的、背后蘊藏著何種工藝技術、它們的出現與中國古代科技發展進程有何關聯等方面卻鮮少有機會深入了解。因此,本次展覽從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發明創造的大海中精心擷取了幾個片段,從原理、技術變遷等科普性內容切入,為觀眾了解中國古代科技文明提供一個窗口。”奉賢博物館館長張雪鬆說。

為了讓觀眾全方位感知文物背后的古代科技演變,本次展覽還為觀眾提供了“親密接觸”的機會。在展廳“文物可接觸”互動區域,陳列著5張紋路形狀各異的商代陶片,觀眾可將手伸進玻璃罩觸摸這些陶片。這些陶片均來自盤龍城遺址博物院,距今已有3200年到3500年的歷史,5張陶片間也有幾百年的時間跨度,質感紋路呈現明顯不同。觀眾可從陶片質感紋路由粗粝模糊轉向光滑細致的觸感變化中,感受商代幾百年間陶瓷工藝技術的演變與精進。

本次展期將持續至10月18日。8月初,國寶級文物西漢長信宮燈也將亮相奉賢博物館。

對於即將開啟暑假生活的中小學生來說,展覽期間還可參與“小小講解員”“妙手匠心”等不同體驗活動,了解展品背后故事,親自動手還原古代匠人的神奇手藝。(記者 沈思怡)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